作者:马名杰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和转型中长期受到关注的问题。十九大报告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政府发挥更好的作用,这也是我们改革努力的方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部长、研究员马名杰认为:...
作者:凌文(中国工程院院士) 随着全社会数字化的转型推进,数字化转型越来越深入,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自身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著名能源工程管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凌文教授认为:不管是企业的经营管理数字化,还是生产企业运营的数字化,特别是到更高阶段的产业数字化都需要企业不断的变革、演进,需要建立对数智化时代清醒的认识、准确的把握,来洞察趋势、拥抱变革,为建设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提供有利的支撑。 一、管...
作者:胥和平 数字经济这两年蓬勃发展,引起了各方面人士的高度关注。原国家科学技术部办公厅副主任、调研室主任胥和平认为:从当前看,数字经济在几个方面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首先在数字技术产业里面,从硬件到软件、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发展,现在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辨识、数据应用、整个数据存储这样基础性的问题,而更多的到感知、智能终端设备,它们是非常庞大的产业体系。 从应用层面来讲,在数字技术应用上,在...
作者:黄益平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催生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革命成为推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重要驱动力。发展数字经济、数字金融是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开创新的技术—经济范式的必然之选。2023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对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
作者:刘伟 新质生产力是生产要素的系统集成,科技为首要。新质生产力属于生产力范畴,是由一系列生产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劳动的主体,具有决定性意义。因而,生产力被称为“劳动生产力”。劳动资料是生产的物质手段,规定了生产的物质技术方式,即决定着人类怎样进行生产;劳动对象则是人们生产活动得以进行的物质前提,构成财富(使用价值)的重...
作者:樊代明院士 “人类疾病,三分之一的不治也好,三分之一的治也不好,三分之一的治了才好。”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第四军医大学原校长樊代明经常强调一句话。为什么有些疾病不治也好,有些疾病治也不好呢?人们应该如何科学认识与对待这些疾病,樊代明院士认为,这就需要人们从整体上去认识疾病和健康。 那么健康究竟是什么呢?樊代明说,作为一名...
作者:余少华院士 当今世界正处于“网络信息世界与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程中,百年一遇,这是生产力又一次质的重大跨越,影响深远、意义重大。这一进程正深刻改变着世界的竞争格局、安全格局、经济格局、社会格局、军事格局和文化格局,由此带来国家发展新机遇、百姓生活新空间、社会治理新领域、产业升级新动能和国际竞争新疆域。针对网络信息的发展趋势、态势,著...
作者:谭建荣(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38.6%,在疫情期间依旧获得了约10%的增长,为我国经济复苏作出了突出贡献。数字经济具有快捷性、高渗透性、自我膨胀性、边际效益递增性、外部经济性、可持续性和直接性等基本特征,其本质是信息化。区别于工业时代强调规模经济,数字经济更强调数据、信息,通过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来提高效益。企业高质量发展受到四要素制约,即高质量产品...
作者:王坚(中国工程院院士) 未来的城市是什么样的?“城市大脑”或成为新的基础设施! 回顾人类历史上的城市发展,王坚认为总共历经了三个阶段:马力时代、电力时代和算力时代。 “自罗马起,有了建设城市要修道路这一概念,还率先把马带入城市。随着交通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路网。130多年前,纽约将电引入城市,伴随电力而来的基础设施是电网。与道路和路网、电力和电网相...
作者:尚福林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银行业资产和利润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也将调整为中高速增长。2014年银行业贷款增速已降至13.5%,比前5年平均增速下降了6.5个百分点;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9.7%,比前5年平均下降了一半多。种种迹象表明,以往银行业发展“水涨船高”的便利条件已经不再具备,增长速度回稳将成为银行业的一种长期趋势。“事异...
作者:魏际刚 数字经济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产物,也是我国离国际经济技术前沿最近的经济形态,而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一种特殊形态,它是指依托于云、网、端等网络基础设施并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工具撮合交易、传输内容、管理流程的新经济模式。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如何构建有效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促进数字经济...
作者:刘迎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重申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从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作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的重大判断,到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各类经营主体营造公平发展环境,再到优化营商环境,实施减税降费等一系列纾困帮扶政策,党和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方向...
作者:邵琪伟(国家旅游局原局长)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国旅游发展的文化根基,可以说,文化就是旅游的灵魂!如何利用文化优势更好地推动、促进中国旅游高质量发展? 一、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强烈,精神文化消费的比重不断增加,而且呈现出多样性、多层次、多方面的趋势。旅游既能满足群众精神与物质的...
作者:辜胜阻 改革开放40几年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取得了骄人的成就,比重早已占到国民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但与此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非公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受到各种“旋转门”、 “玻璃门”、“弹簧门”的阻碍,很难最大化地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不同所有制主体在当前的经济生活中存在哪些不平等现象?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以&...
作者:祁述裕 旅游彰显了文化的价值,赋予文化更大的动能。旅游在促进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大理周城扎染企业家段树坤创办的璞真扎染博物馆为例。该博物馆特别是它的体验馆,游客体验扎染制作的收入约占璞真扎染坊年收入的40%。 我们看一些图书馆,比如北京郊区怀柔小镇的篱苑书屋,现在被称为全球最美的19座图书馆之一。这座图书馆其实是因为当地的一项扶贫项目建成的,现在成了一个观...
作者:丁万明 毛主席曾这样夸赞清朝大臣曾国藩:“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亦有人称之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曾国潘,能够实现“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其成功因素定有很多,今日我们且抛开其他因素,说一说助力曾国藩走向成功的“修身功夫”。 曾国藩与普通人并无二致,一样有着七情六欲,有着善恶兼具的本性,这...
作者:章百家(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 在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中,从数量上看,对周恩来的研究是名列前茅的,内容涉及革命、政治、军事、外交等各个领域。其中,关于周恩来的革命、外交和军事生涯的著述较多,而且不乏综合性的论述;关于周恩来政治生涯的著述也不少,但绝大多数涉及的是具体事件、某个方面的工作,综合性的论述很少,深刻的评论几乎罕见。 我想,原因大概有三个方面。第一,作为政治家,他所做的工作...
作者:辛鸣 中国共产党“大的样子”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他人赐予的,而是科学遵循和运用共产党建设规律的客观反映和自然体现。从南湖红船烟雨到井冈星星之火,从西柏坡进京赶考到天安门庄严宣告,从“在南海边上画了个圈”到走向世界的“一带一路”,从矢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到擘画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愿景,百年一以贯之、百年坚毅前行、百年...
作者:陈德铭 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走过了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必须顺应世界大势。”全球化就是当今的世界大势,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到2017年末,跨国贸易已经占了全球GDP的33%强。跨国公司是这次全球化高潮的主要推手,约70%多的跨国投资是由跨国公司完成的,三分之二的国际贸...
作者:易小准 当前,在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服务贸易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并且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服务贸易进入快速发展期。 正如辛格先生刚才所提到的,从1980年到2006年世界服务贸易呈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趋势。服务贸易的出口额从3650亿美元扩大到了27108亿美元,26年间,增长了6.4倍,年均增长8.7%,高于同期货物贸易的出口增速。服务出口占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