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央反复强调并大力推进实施我国“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来发展新质生产力。”那么,新质生产力究竟是什么,包含了哪些内容?企业又要如何融入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趋势中呢? 最近在第二十五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原重庆市市长、复旦特聘教授黄奇帆通过《围绕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题演讲,针对社会各界...
凝聚力源自于内部的吸引力、信任度、忠诚度与外部的美誉度,以内为主、外为辅,而执行力则取决于组织内部本身。对于如何提高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99%的人容易将二者混为一谈。
很多人觉得韩信之所以是兵仙,就在于其用兵之道看似简单却无法复制。名家智库特邀嘉宾金一南将军却有着不同的见解和看法,他通过研究史料中的蛛丝马迹发现:韩信用兵之所以能多多益善,关键在于他掌握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论。不管是带兵打仗,还是经营团队,一旦有了方法论,不仅自己能快速复制,别人也可以借鉴复制。金一南将韩信用兵的方法论归纳为相辅相成、自成体系的6个方面: 一是,韩信善于谋局在前、成事在后。 尽管韩...
团队选人、识人与人们谈恋爱、找伴侣颇有几分相似:当我们求偶心切或处于热恋当头,往往会用情感代替了理智、代替了标准,以至于亮点会无限放大、缺点却无限忽视,情商会无限放大、智商会无限降低。于是乎,时常出现前期见面时的“一见钟情”,过着过着就成了后面的“遇人不淑”。
作者:顾平安(中央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研究员) 2018年7月3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2019年年底前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上线运行,2022年底前全面实现“一网通办”。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由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国务院有关部门政务服务平台(业务办...
作者:李江涛(中央党校国家治理教研部副主任,二级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对...
作者:刘守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原党委书记、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每一个时期,当中国社会形态发生变化的时候,土地制度与此一阶段的社会形态的变革动力和方向是高度相关的。这是土地问题之所以重要的原因所在。 纵观中国自20世纪以来经历的社会重大转型,社会形态从农业社会发展为工业社会,然后又发展为城乡中国社会,中国的土地制度随之也在发生着重大变革,即从农业社会形态下的土地...
作者:王小广(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原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途径,是新发展阶段大战略的“纲”或“魂”,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标志着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大战略已臻成熟。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未来15 年是第一步,“十四五”时期是第一步的关键期。高质量发展是关键期经济社会发...
作者:程国强(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合作局局长)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军的新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程国强认为:新时代下,对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考量要有“四个必须”。 第一,粮食产业必须适应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的新需求新趋势。我国食物消费将进入总量增加、结...
作者:李双套(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现实的成功是最好的理论,没有一种抽象的教条能够和它辩论。我们知道,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来源于实践、检验于实践,并将指导于实践,鲜明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逻辑。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必须着重讲好其鲜活实践故事。代思想家严复先生就是福建人,严复先生说翻译讲究“信、达、雅”。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活实践故事,需要把党的理论语...
作者:郑南宁(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工具,正在引领着人类知识生产的革命。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实际上是近代教育 400 年以来一次重大的变革。为什么这样说?在1632年,近代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提出了班级授课。自此,在教育的传统概念中,要有教师,要有教具、教案、教材。近 400 年来,教育基本上都是按照这样的基本模式来开展。但是今天我们进入了一个数字化的时代,...
作者:张文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企业发展研究所原副所长) 我国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创新驱动。但是创新并不容易被把握和理解。许多人都知道,熊彼特讲的创新,并不包括纯粹的科技创新。但事实上,现代经济长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技创新。笔者把纯粹的科技创新,称为“伽利略创新”。是熊彼特创新与伽利略创新的重合及接壤部分,促进了现代经济增长。这个重合与接壤部分,可以称之为产业...
作者:张丽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财富管理有一个很大的要避免的一个问题,就是要防止投资过热和投机行为,投资过热和投机行为对经济体在任何时候都有很大的负面冲击。因此,这就要求财富管理机构做好自身的风险防控。为此,张丽平认为数字货币时代财富管理有四个变化: 第一,我想谈一下数字货币时代财富管理有四个变化,第一个是货币的外在形象发生了变化,货币由看的见摸的着变成了看的到摸不着...
作者:任泽平(国内著名经济学家,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虽然在中央国家机关里人不算多,但在过去几十年却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在学界、政界、商界人才辈出,群星璀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是80年代由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等几家机构合并而成。早年的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在杜润生的带领下,对于家庭联产承包...
作者:高世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建设生态文明、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之一。要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路,从根本上讲必须依靠绿色低碳领域的技术突破和创新发展。中国基本建立了面向市场竞争的国家创新体系,将在低碳约束下通过创新实...
作者:周守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 日前召开的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大力发展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具体到海洋能源领域,应将目光聚焦于深远海。 这既出于国际合作的考虑——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了题为《共同...
作者:叶兴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原部长、研究员) 自党的十九大首次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一幅绘制我国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的宏伟蓝图正逐步展现于世人面前。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未来促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战略,也是未来我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他强调,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必须以改革创新的思路,清除阻碍农业...
作者:饶克勤(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 由于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共产品、外部性、自然垄断和信息不对称等特殊性,“市场失灵”在所难免。2018年5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医疗卫生领域从行政事业管理走向全行业监管、综合治理,这对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维护人民...
作者:祁述裕(中央党校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管理学科带头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沙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考察时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文化产业数字化是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集中体现。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具体要求,是“十四五”时期文化...
作者:潘家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战略科学家)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仅需要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还要确认改革的前瞻性、方向性和世界性。2023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阿联酋共识》,确认1.5°C温升管控目标,规定转轨脱离化石燃料,开启了终止高碳化石能源的国际进程。纵观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演进,能源具有基础性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