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小准:抓好服务贸易势能,助推中国经济腾飞
2024-10-15 19:10:34
作者:易小准
当前,在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服务贸易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并且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服务贸易进入快速发展期。
正如辛格先生刚才所提到的,从1980年到2006年世界服务贸易呈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趋势。服务贸易的出口额从3650亿美元扩大到了27108亿美元,26年间,增长了6.4倍,年均增长8.7%,高于同期货物贸易的出口增速。服务出口占全球出口的比重从15.5%增长到了18.9%,特别是2003年以来,全球服务贸易呈现加速增长态势,出口年均增长率已经超过两位数。
第二个特点是新兴服务贸易比重在上升。
全球运输、旅游等传统的自然资源,或劳动密集型服务出口比重大幅下降,而金融、保险、信息等新兴知识或资本密集型的服务出口比重则从1980年的34.8%上升到了2006年的49.7%,差不多占到了半壁江山。按照目前的趋势,将很快超过传统服务贸易。
第三个特点是以商业存在为形式的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心从制造业开始向服务业转移,带动了以商业存在为形式实现的服务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流向服务业。根据WTO估算,全球商业存在实现的服务收入已经占到了全部服务出口总额的50%。
第四个特点服务外包成为重要发展形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和普及,全球服务外包进入了快速发展期,软件外包、生产性服务贸易等活动空前活跃,据麦肯锡公司的预测,2006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为4650亿美元,其中离岸外包约为400亿美元,年均增速为20%到30%,服务外包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第五个特点服务贸易成为大国竞争的焦点。
我们都知道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占到了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75%以上。其中美国、英国、德国三个国家约占30%。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2006年,国际服务贸易排名前十名的国家中,只有中国和印度是发展中国家。在WTO多哈回合谈判和其他各种多双边的谈判中,服务贸易越来越成为大国关注的焦点。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是发展服务业的必然要求。通过服务业的对外开放,一方面可以抓住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机遇,引进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另一方面还可以有序地引入竞争机制,提升服务业的创新能力和对外竞争能力,最终实现中国服务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尽管,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与世界平均发展水平相比,中国服务贸易整体发展水平还是不高。
一是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长滞后于货物贸易出口,1982-2006年,中国服务出口年均增长16.2%,低于货物出口增速。2006年中国的服务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仅为8.6%,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
二是服务贸易出口仍以传统服务出口为主,2006年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占比为40.7%,低于世界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
三是中国境外商业存在的服务出口应该说刚刚起步,收入比重和规模都还比较小,除金融、贸易等少数领域外,其他的境外商业存在应该说还是比较少。
当前我们国家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服务贸易的发展既面临着全球服务业跨国转移和加速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激烈竞争。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服务贸易,把发展服务贸易作为今后经济发展的重点。发展服务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对我国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缓解就业压力、拉动服务消费增长、提升国家软实力、提高企业和国民素质、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发展服务贸易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为促进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今后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要提高全社会对发展服务贸易重要意义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服务贸易、支持服务贸易的良好氛围。要建立各部门密切配合、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互动、政府和企业紧密联系的全国服务贸易协调促进机制,使政府的管理更加务实和高效。各部门要积极研究制定扶持政策,简化工作程序,为服务贸易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第二,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
要充分发挥中国服务贸易协会的作用,协会要积极为国内服务贸易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规范行业行为,加强行业自律,充当政府和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纽带。要充分发挥“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的作用,建立境内外及时沟通的服务贸易支持网络。要利用好大连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展会平台,支持和组织服务贸易企业到境外参加各类服务行业专业展会,寻找出口和对外合作的商机。
第三,推动重点行业服务贸易发展。
要确定服务贸易发展的重点行业,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提高服务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要积极开拓对外文化贸易,发展我国的文化传统优势,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进一步发展旅游业,大力促进以海洋运输为主的运输业,扩大建筑服务出口,积极发展金融保险服务、注册会计师服务、中医药服务、技术服务出口,把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作为扩大服务贸易的重点。
第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要采取多种形式,与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贸发会议等国际组织,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联系,紧密合作。要鼓励企业与国外同行开展信息交流,为企业对话创造条件,鼓励并支持中国企业在设计、研发和营销等领域向国外同行学习先进经验,开展合作。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政府将以更大的勇气面对一个开放的世界。三十年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毫不动摇。我们以极大的诚意履行加入WTO时所作的开放承诺,并得到了WTO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称赞。对于当前的中国来说,发展服务贸易的挑战是巨大的,我们将一往无前地迎接新的挑战。我们希望所有WTO成员,特别是发达成员能以同样的热情和开放的精神,共同迎接这样一个挑战,承担起推进全球自由贸易的责任,共同分享自由贸易的红利。
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是充分发挥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政府将根据自身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通过有序开放,不断提高产业素质和整体竞争力,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要以打破垄断、扩大开放、引入竞争为核心,放宽市场准入,消除市场壁垒,强化市场竞争,促进中国服务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要鼓励企业积极承接服务外包,抓住全球服务业转移的新机遇,推动中国成为全球服务外包的重要基地。在软件开发、离岸外包、物流服务等发展潜力较大的领域让外资充分地参与,加快国内服务业的发展,提高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能力。
易小准简介:
易小准,1951年12月生,湖南长沙市人,高级经济师,国际金融论坛(IFF)副主席,世界贸易组织(WTO)前副总干事,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南开大学经济学硕士。曾任中国商务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特命全权大使,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副代表。1977年01月至1984年04月,在北京市经济研究所工作;1984年04月至1987年11月,在经贸部国际联络局工作;1987年11月至1992年08月,驻美国使馆商务处三秘、二秘;1992年08月至2013年11月,在经贸部、商务部工作,历任:经贸部、外经贸部国际经贸关系司二处副处长、处长,任外经贸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副司长,商务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商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特命全权大使,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副代表;2013年08月至2021年03月,任世贸组织副总干事,成为首位来自中国的世贸组织副总干事。为中国加入WTO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发表《俄乌冲突对国际经贸格局的影响》《服务贸易成为全球经济新引擎》《世界对中国有期待》等多篇论文;已出版《十年之路——纪念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文集》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