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文:数字化转型带给企业的新机遇
2024-11-23 20:43:29
作者:凌文(中国工程院院士)
随着全社会数字化的转型推进,数字化转型越来越深入,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自身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著名能源工程管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凌文教授认为:不管是企业的经营管理数字化,还是生产企业运营的数字化,特别是到更高阶段的产业数字化都需要企业不断的变革、演进,需要建立对数智化时代清醒的认识、准确的把握,来洞察趋势、拥抱变革,为建设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提供有利的支撑。
一、管理数字化,数智化时代的企业管理。
凌文认为,管理是人类各种组织活动当中最普通、最重要的一种活动。长期以来,大多数企业和领导意图是通过自上而下,下达命令这种方式来实施的。随着数智化时代的发展,这个时候管理也有了新的特征。
首先,随着企业规模的膨胀,管理层级会增加,导致企业信息上传下达当中出现偏差和失真。
其次,数智化时代管理范围扩大的同时,执行的结果的反馈也要非常及时、明确。为了应对这种变化,我们需要从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向更加高效的治理模式。
在数字化时代,企业管理要实现治理平台化,过程的数字化,结果的数字化和后台的智能化这些愿景,达到以规则为基础的目标导向、数据驱动和管理有度。
企业数智化转型的升级,是一场深刻的系统性的变革。不仅仅是技术革命,更是一种认知和思维方式的变革。企业管理的变革,不仅仅要求企业各种先进技术的创新性的应用,同时也要推动企业组织、流程、制度、管理等方面的变革调整,也需要人在其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二、产业数字化,数智化时代的智能制造。
大家知道,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我国的制造业占到全世界的30%,四成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但也存在大而不强的特征。需要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的发展转变。
做好智能制造,首先要解决四个化的问题:系统化、服务化、协同化、数智化。解决这四化问题,在他看来从内容、方法和时间三个维度,会找出其中的有关规律。
首先,内容维度。内容维度,通过点、线、面、网来梳理出智能制造的脉络:
点,业务场景,局部点状的数字化实践;
线,业务条线,数字化实践进行连接;
面,数字化业务的运营平台,全面打通物资流、信息流和数字流;
网,则是跳出企业之外,建立数字化的企业生态,包括上下游的产业链、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竞争者等等。
“智能制造的生态演进还可以从时间维度上加以归纳,以此探求未来发展方向。从数字化制造,到数字化网络化,再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共同构成了智能制造的发展脉络。而未来的智能制造,则应该走向智能制造的生态系统。通过智能化的数据传递、物质交换、人员交流等方式,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自我调节机制的复杂系统”,他说。
三、数智化转型的五个关键点。
过去十年,数字化转型经历了很多变化,进入纵深发展的新阶段,新阶段下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有五个关键点:
一是数字化转型不止是技术问题,还是数字技术+管理和业务的创新的双轮驱动。
二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要提升经营管理数字化的能力,管理数字化推动了企业管理的变革、业务模式的变革、组织和制度的变革,对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管控能力,共享服务能力、业财一体化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
三是数字技术要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生产运营的数字化是主战场,数字化转型本质是驱动了商业模式、管理模式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所以数字化转型当中应该要深入业务场景,比如智能制造、智慧矿山,深入场景的推动数字化。
四是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要高度重视数字化的平台建设,对于大型企业来说,IT基础设施面临着升级,组织和流程变革、管理和业务创新,也在加速。所以,需要更加灵活的软件架构来适应这种变化。
五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下,更需要预测运营和智能决策。数据已经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性、战略性的资源,数字化时代所面临高度动态的环境变化,决策频率会加快。要求企业的运营更需要实现从事后分析向事前的预测转变,而核心是数据+行业模型,像ChatGPT大家都很熟悉,加速了人工智能的趋势。
未来我们会重构企业模式、组织架构、工作流程、管理方式,来实现全智能的未来企业!
作者简介:
凌文:著名的能源工程管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党组成员。上海交通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大学本科毕业、从哈尔滨工业大学系统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哈尔滨工业大学系统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1993年6月至2001年12月,任中国工商银行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01年12月,任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2014年5月,任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组成员、总经理;2017年11月,任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党组副书记;2019年5月至2023年1月,任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2023年2月至今,任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致力于运用系统工程理论解决大型工程管理难题;主持的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重点项目“磁悬浮动力装备及其产业发展路径研究”项目;主持完成千万吨矿井群大型矿区生态修复关键技术、资源与环境协同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工程建设;主持完成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开发、研制与示范,建成世界首台6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电厂;主持世界最大的400万吨煤制油示范工程开车运营并实现了安全稳定运行;主持创建煤、电、煤制油化工、运输(路、港、航)煤基能源多产业动态优化科学决策模型和产运销调运优化系统平台;主持创建基于科技资源整合模式的煤炭开发利用技术创新工程。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多项;国内外发明专利10项。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博士后、全国劳动模范、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管理科学奖、中国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奖。中共十九大代表。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凌文院士不仅善于带科研团队,也善于带班子做管理;不仅拥有多件发明专利,也注重通过专利运用赢得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
手机:19821197419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莲花南路19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