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嘉宾:余斌(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但也要看到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不断积累,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在2024年11月30日举行的经济前瞻论坛暨服务贸易发展2024年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余斌指出,“十五五”期间,推动我国经...
作者:向锦武(中国工程院院士、北航教授) 自低空经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全国多个省市正在加速布局,纷纷出台低空经济规划或支持政策,有望成为下一个类似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经济新引擎。针对如何更好的支撑与发展低空经济,中国工程院院士向锦武以低空经济核心支柱的低空无人机系统从发展态势、系统技术、发展举措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与与剖析: 一、低空经济的发展态势 2024年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元年。去年中央经...
作者:王传利(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红军长征展现的伟大精神力量的核心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守、钢铁般的纪律和义无反顾的牺牲精神。今天,回望长征,再一次重温和感受长征精神,对做好新形势下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等各项建设具有极大的激励和启发意义。 一、一曲壮丽的理想信仰史诗 80年前的长征,以人类罕见的英雄壮举,感动了几代中国人乃至世界人民,已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
作者:陈柏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法学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法治人才培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法治人才培养上不去,法治领域不能人才辈出,全面依法治国就不可能做好。”法学院校是法治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一批法学院校,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新一轮...
作者:宁高宁(著名企业家) 创造价值是企业的终极目标,选人用人就是为这个目标服务。在为何企业管理“人在上”?如何选拔人、培养人、激励人?企业经理人应该具有什么素质?著名企业家宁高宁认为企业经理人必须要有5个必知: 一、战略是什么? 战略到底是什么?管理大师德鲁克提出,战略就是通过最有效的管理,用最小的资源达到最大回报的过程。战略的根本是一种增长方式,我们用什么样的...
作者:单霁翔(故宫博物院原院长) 在中国共产党迎来95岁生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文化立世,文化兴邦。文化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是推动国家发展进步...
作者:单志广 全球正在加速进入以万物互联、泛在智能为特征的新信息时代,网联、物联、数联、智联深度交织、持续演进,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化,数字化改革号角吹响,人类正在迈入一个以数据生产要素和数字化生产力为主要特征的全新历史阶段。数字化浪潮在加速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深刻重塑数字政府和数字社会。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深度应用,网络互联、数据融合、信息共享、业...
作者:高远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2021年2月,低空经济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2年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全国两会,“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当前,全球通用航空市场发展强劲,中国通用航空市场...
作者:徐宁(南京大学)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低空经济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全国“两会”,低空经济被作为“新增长引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随后地方的产业促进政策火速跟上。人类的生活必然会从二维的地面扩展到三维的天空,天空中的一切秩序和利益都要从头建造,这意味着万亿级的发展空间。2024年是低空经济元年,从政策热词到真正的低空...
作者:吴忠泽(科技部原副部长) 近年来,伴随着“健康中国”理念上升为国家战略,一系列扶持、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紧密出台,大量投资加速涌入大健康领域,健康产业的整体容量、涵盖领域、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市场潜力巨大。到去年底,我国健康产业市场规模达到8.7万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16万亿元。在政策支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带来需求、健康意识提升刺激消费等...
作者:周禹(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 大家都知道进化,一说到进化,在进化研究的历史上,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理论,这两个理论,既是在继承,又是在批判。一个叫拉马克进化:它的核心就是两点,第一用进退废,第二获得性遗传。什么叫用进退废,以长颈鹿举例,长颈鹿脖子为什么要长长呢?它要够树上的树叶,这个器官会变成一种性状遗传下去。经常不用的器官功能可能就会退化,进化就这样产生了;另一个叫达尔文进化论:核心观...
作者:马名杰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和转型中长期受到关注的问题。十九大报告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政府发挥更好的作用,这也是我们改革努力的方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部长、研究员马名杰认为:...
作者:凌文(中国工程院院士) 随着全社会数字化的转型推进,数字化转型越来越深入,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自身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著名能源工程管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凌文教授认为:不管是企业的经营管理数字化,还是生产企业运营的数字化,特别是到更高阶段的产业数字化都需要企业不断的变革、演进,需要建立对数智化时代清醒的认识、准确的把握,来洞察趋势、拥抱变革,为建设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提供有利的支撑。 一、管...
作者:胥和平 数字经济这两年蓬勃发展,引起了各方面人士的高度关注。原国家科学技术部办公厅副主任、调研室主任胥和平认为:从当前看,数字经济在几个方面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首先在数字技术产业里面,从硬件到软件、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发展,现在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辨识、数据应用、整个数据存储这样基础性的问题,而更多的到感知、智能终端设备,它们是非常庞大的产业体系。 从应用层面来讲,在数字技术应用上,在...
作者:黄益平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催生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革命成为推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重要驱动力。发展数字经济、数字金融是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开创新的技术—经济范式的必然之选。2023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对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
作者:刘伟 新质生产力是生产要素的系统集成,科技为首要。新质生产力属于生产力范畴,是由一系列生产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劳动的主体,具有决定性意义。因而,生产力被称为“劳动生产力”。劳动资料是生产的物质手段,规定了生产的物质技术方式,即决定着人类怎样进行生产;劳动对象则是人们生产活动得以进行的物质前提,构成财富(使用价值)的重...
11月13日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君子偕伙伴同行〗暨江苏站活动在南京金陵饭店圆满落幕。金融学家、经济学家、国家一级教授、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吴晓求应邀出席并为现场嘉宾作《如何理解当前的中国资本市场》的专题讲座。 针对主题,吴晓求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解读和讲解: 现代金融的基石是资本市场,中央说到2035年,要把中国建设成中等发达国家,或许到那时可以形成金融强国的...
作者:樊代明院士 “人类疾病,三分之一的不治也好,三分之一的治也不好,三分之一的治了才好。”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第四军医大学原校长樊代明经常强调一句话。为什么有些疾病不治也好,有些疾病治也不好呢?人们应该如何科学认识与对待这些疾病,樊代明院士认为,这就需要人们从整体上去认识疾病和健康。 那么健康究竟是什么呢?樊代明说,作为一名...
作者:余少华院士 当今世界正处于“网络信息世界与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程中,百年一遇,这是生产力又一次质的重大跨越,影响深远、意义重大。这一进程正深刻改变着世界的竞争格局、安全格局、经济格局、社会格局、军事格局和文化格局,由此带来国家发展新机遇、百姓生活新空间、社会治理新领域、产业升级新动能和国际竞争新疆域。针对网络信息的发展趋势、态势,著...
作者:谭建荣(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38.6%,在疫情期间依旧获得了约10%的增长,为我国经济复苏作出了突出贡献。数字经济具有快捷性、高渗透性、自我膨胀性、边际效益递增性、外部经济性、可持续性和直接性等基本特征,其本质是信息化。区别于工业时代强调规模经济,数字经济更强调数据、信息,通过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来提高效益。企业高质量发展受到四要素制约,即高质量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