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斌:《全面客观冷静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2025-01-20 22:47:52
演讲嘉宾:余斌(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但也要看到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不断积累,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在2024年11月30日举行的经济前瞻论坛暨服务贸易发展2024年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余斌指出,“十五五”期间,推动我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有诸多有利条件,对此要充满信心。
我国经济运行究竟面临哪些困难?余斌表示,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六方面的困难和挑战:一是有效需求不足;二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三是社会预期偏弱;四是风险隐患仍然较多;五是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六是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余斌指出正确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可以从以下四个维度综合考量。
首先,世纪疫情对市场主体、资产负债表和收入预期的冲击需要逐步调整和修复。三年疫情期间,地方政府为抗疫的相关支出大幅度增加,而税收明显下降,叠加近年来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这是当前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凸显的重要原因。三年疫情,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方式和员工的就业模式,也改变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由于中国制造业成本低、效率高,自2012年以来保持了全球制造业第一的地位,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为30%左右。疫情期间,欧美跨国公司在华战略从“在中国为世界”调整为“在中国为中国”,意在逐步摆脱对中国制造业的“过度依赖”。202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3年是新冠疫情防控平稳转段之后经济恢复发展的重要一年。修复疫情的“疤痕效应”,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也就是说,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正处在遭遇三年疫情反复冲击之后的调整和修复阶段,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在所难免。
其次,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美国将未来10年作为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窗口期。美国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弱化战略,无所不用其极,由此导致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美国新政府上台之后还可能进一步采取措施,比如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将在四年内停止对中国生产的必需品的进口;对中国商品通过第三国出口到美国的避税行为予以严厉打击;等等。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对我国外贸出口、利用外资、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等都构成了重大冲击,这是当前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的主导性因素。
第三,坚决纠正影响长期发展的重大隐患,短期内必然产生收缩效应。近年来党中央坚决消除一系列可能影响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重大隐患,如抑制房地产领域快速膨胀和房价攀升的风险,处置地方政府债务快速扩张和无力偿还的风险,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等等。这些问题都是过去多年积累形成的。如果放任这些矛盾、风险进一步累积,将来处置的难度更大,付出的代价更高。消除一系列可能影响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重大风险隐患,短期内必然产生一定的收缩效应,但有利于经济中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第四,从国际比较和发展阶段看,尽管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挑战,但经济增速显著高于全球平均增速,也高于其他国家在相同发展阶段的平均增速。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2020年—2023年的四年间,全球经济年均增长2.4%,我国经济年均增速达到4.7%,比同期全球经济年均增速高2.3个百分点。按现价美元计算,全球78个经济体人均GDP跨越1万美元后10年,GDP年均增速为3.7%。2020年我国人均GDP跨越现价1万美元后,经济年均增速仍达到了5%左右的水平。
“因此,要正视困难,也要坚定信心,既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妄自菲薄。”余斌认为,针对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需要积极推动党中央已经确定的一揽子增量政策的贯彻落实,即加强宏观经济政策逆周期调节,着力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帮扶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大力提振资本市场等。另一方面,需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机制改革,释放经济增长潜力和空间。
余斌指出,在看到经济发展面临困难挑战的同时,也要看到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不断积累,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显著优势。
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化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克服的固有矛盾。
二是,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当前我国市场规模与美国相比有一定差距,但随着经济稳定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我国一定会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
三是,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我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四是,勤劳智慧的广大劳动者和企业家等人力优势。随着劳动力素质持续提升,在人口数量红利趋于下降的同时,人口质量红利正在加速积累和逐步显现。
余斌最后表示:“十五五”期间,我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办好自己的事,不断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新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大国博弈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内容由《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王小霞整理)
演讲嘉宾简历:
余斌:研究员,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1987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专业,1987年7月参加工作,199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至1989年在浙江大学经济系任教;1992年3月至2022月5月历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综合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办公厅机要秘书,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中国经济时报社常务副社长、常务副总编辑,中国经济时报社社长、党委书记、总编辑,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兼任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等职;2022年6月至2024年8月,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战略等领域研究。先后多次参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关文件和“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时报》《管理世界》《财贸经济》《经济学动态》等报刊、杂志发表论文300余篇。近年来出版了《走向富强社会—30年宏观经济回顾》《资产泡沫—国际经验与中国现状》《国民收入分配—困境与出路》《中国式通货膨胀》《追赶接力—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从反危机到新常态》等著作。余斌研究员逻辑严谨,观点独特,多次受邀经济论坛发表重要演讲,深受企业高管欢迎。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
手机:19821197419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莲花南路19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