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远洋:以通用航空为支撑的低空经济将迎来快速发展
2024-12-10 21:50:38
作者:高远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2021年2月,低空经济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2年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全国两会,“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当前,全球通用航空市场发展强劲,中国通用航空市场表现不俗,反映市场景气度的三大指标——航空器保有量、飞行小时数、企业数量——均再创新高。以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城市空中交通(UAM)为代表的“新通航”勇立潮头,亮点纷呈,呈现给全球通航领域一张靓丽的“中国名片”。通用机场建设稳步推进,低空空域资源得以进一步释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空域管理条例出台,低空空域开放将获突破性发展。在低空经济发展中,低空空域是重要的经济资源,利用低空资源发展通航产业,催生低空经济,已成为上上下下共同的认识。
一、通用航空的发展将大连助推低空经济!
高通用航空应用领域广,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工农林业作业、旅游、娱乐、应急救援、航空运动等,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采用不同的通用航空器,所以通用航空器产品种类繁多,涵盖了从传统的公务机、私人飞机、轻型运动飞机、航空运动飞行器到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飞行汽车等创新型航空器,并形成了庞大的周边和地面产品集群,产业链庞长,产值规模可观。
不仅仅通用航空制造,通用航空运营与通用航空服务也是低空经济的重要构成。美国是通用航空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通过分析美国通用航空产业结构,我们发现,其产业构成大致是334,即通用航空制造的产值贡献只占到30%,而通用航空服务与通用航空运营的产值贡献分别占到了30%与40%,所以通用航空是典型的“2.5”产业,即二三产融合得非常好。
随着低空经济的纵深发展,通用航空也将呈现运营、制造与服务并行发展之势,并带动通用机场、城市空中交通垂直起降场(VertiPort)、低空监控与飞行服务系统等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航空金融保险、航空文化会展、航空科普教育等延伸产业的大发展,这将会是一个高达万亿产值的新的经济蓝海。
二、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及商业模式如何?
通用航空是低空经济的主要产业,而对通用航空又可以分为应用传统航空器的传统通航与以无人机、eVTOL、飞行汽车、UAM(城市空中交通)为表征的新通航。传统通航的商业模式是比较成熟的,只不过目前我国的传统通用航空在业务发展方向上需要进行大的调整。美国有21万架通用航空器,分析发现其中83%的通用航空器是用于消费类用途,如公务飞行、私人飞行、航空运动与娱乐飞行、空中的士、空中观光、应急救援等,而目前我国拥有的约5000架通用飞机大部分还是用于工农林业作业飞行及飞行培训。
换句话说,通用航空消费才是通用航空最为精彩的产业领域,即我们需要调整业务发展方向,在通用航空消费上做文章,以打破传统通航发展僵局。而对于新通航而言,则是需要针对新的应用场景来构建商业模式,比如旨在于利用低空资源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城市空中交通UAM就有极大的想象空间,目前在深圳等地城市及城际空中快递业务已开始步入常态化运营,“先货后人”应该是UAM发展路径,货运先行,在我们获得运营经验、尤其是获得足够的安全信心后,再过渡到城市空中载人飞行,城市空中客运将有更大的商业机会。
再有就是用吨位级的物流无人机在交通不便地区及地面交通拥堵区域进行城际及末端空中物流运输,这个也有很好的商业应用前景。当然,除了运营业务外,UAM垂直起降场VertiPort及低空飞行管理与服务平台的投资建设与运营等也是很有商业价值的。
发展前景不容置疑,但我们应持审慎乐观态度。在可预见的将来它达不到新能源汽车产业现有的产值规模,要知道传统汽车已发展上百年且进入了千家万户,原本就有深厚的市场基础。而城市空中航空器则是一种崭新的城市交通工具,从尝试性应用、到常态化运行、再到大规模商用得有一个过程。但我们深信,eVTOL、飞行汽车等新型航空器应用的城市空中交通UAM必将带来城市交通运输方式的革命性发展,也必将催生一个巨大产业。
三、低空经济的产业链长且大
低空经济是新能源、人工智能、数字化、互联网等产业与技术融合发展的产物 ,除了航空器构型与空气动力学等航空科技外,还涉及广泛的技术领域,如航空动力电池、航空氢能源、自主飞行、感知与避障、电机与推进、定位与导航、网络安全技术、机群路径规划与管理等,需要从材料、电机、电池、电控、导航、通讯等获得全产业链支持。同时,延伸到人工智能、新能源、新一代5G/6G移动通讯技术、空天卫星技术应用与空地互联、大数据与数字化技术等产业链环节,与这些同样具有新质生产力特征的产业环节相互促进、融合发展。其中电池是目前电动航空的关键与短板,我们欣慰地看到,中国的电动汽车及其车用电池领先全球,我们期待在电动航空领域中国能再现辉煌。
四、地方政府为啥积极发展低空经济?
通用航空飞行半径通常较短,所以低空经济是一种区域经济,而发展低空经济的好处大多留到地方,比如产业带动、税收及就业岗位贡献,且不像大民航(公共运输航空)发展那样需要国家统一布局,通用航空及低空经济发展地方政府可以主动作为,我们也一直认为地方政府是推动低空经济及通用航空发展的主体力量,正是这一背景下,各地低空经济发展热情高涨,各省直辖市及许多地级市几乎都编制了《通用航空产业规划》及《通用机场布局与建设规划》,目前有的省市又在编制《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规划》。
我们看到,目前低空经济发展最热的地区都是因为地方政府在主动为之、主动推动,在这一过程中四川、江西、湖南、安徽、海南、山西、深圳等地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热点地区,北京、南京等地最近也出台了多项支持发展低空经济的政策。相信随着低空经济发展,城市的发展水平及竞争力也会得到大大提升,比如可以改善交通,增强城市通达性、提升城市管理与服务水平、与相关产业跨界融合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强城市经济活力、增加税收及就业岗位。(本文根据财新社对高远洋教授的专访内容整理,有删减)
作者简介:
高远洋:著名通用航空产业专家、低空经济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通用航空产业促进分会副会长,北航校友通用航空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AOPA-China)理事,被聘为浙江、吉林、陕西、南宁等全国多个省市政府的航空产业发展顾问。1999年12月,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1983年9月至1993年8月,任中国贵州航空工业集团602部/规划计划部室主任、工程师;1999年12月至2011年3月,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副主任,讲师/副教授;2001年3月至2003年12月,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指导主任、副教授;2008年10月至2011年7月,挂职担任陕西省渭南市人民政府 市长助理;2009年10月至今,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通用航空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为通用航空产业发展、企业运营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航空基金及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全国人大财经委、国务院参事室、中国工程院等通用航空相关政策及课题研;参与了国家通用航空相关重大政策的研究与起草,主持了北京、云南、陕西、湖北、珠海、南宁、银川、武汉、芜湖、温州、无锡、景德镇等60余个省市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及园区/航空小镇规划。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国航空报》、《中国民航报》等媒体专访,近年作为《中国民航报》特约撰稿人每年发表中国通用航空年度述评,并在国际国内行业高峰论坛做主题演讲。有航空业大型企业十余年的工作经历,曾担任陕西渭南市市长助理(挂职),挂职渭南市市长助理期间直接领导了渭南(国家通用航空试点园区所在地)通用航空产业发展。为多家公司做过管理咨询与管理培训。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