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
李培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
个人履历:
李培林:男,汉族,1955年5月生,山东济南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社会学研究所首席管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法人代表)、国家“十二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社会学专家组首席专家,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博士指导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位委员会和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社会学研究》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编委会委员,《高校经典教材社会学译丛》编委会主编,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系,1983年出国留学,1984年获法国里昂大学硕士,1987年获法国巴黎第一大学(索邦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1988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兼研究生院社会学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共产党十七大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发展、社会结构、企业组织和社会政策。撰写的主要著作(独著与合著第一作者):《就业与制度变迁》《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转型中的中国企业:国有企业组织创新论》《新社会结构生长点》《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学分析》《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中国小康社会》《村落的终结》《中国社会分层》《重新崛起的日本》《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和谐社会十讲》《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研究报告》《金砖国家社会结构变迁比较研究》《社会转型与中国经验》《和谐社会十讲》《当代中国民生》《当代中国城市化及其影响》《李培林自选集》等;主编《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年度报告(社会蓝皮书);在《社会治理》《社会》《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前线》《人民论坛》《求是》等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超200余篇。成果曾荣获:“全国第一届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社会学研究》十周年青年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第十届中国图书奖一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届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第六界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01年国家图书奖提名奖,首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人文社科类入选图书,等等。1992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被选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3年被授予“回国留学人员成就奖” ,2005年被选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12年入选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2013年被选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央文明委委员,2013年当选为中国地方志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
论文代表:
加强新就业群体视角的新社会阶层研究,《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
我国未来城镇化的特征、挑战和趋势,《新华文摘》2022年第23期;
新冠疫情常态化下的社会治理,《社会治理》2022年第2期;
理解与应对:我国新发展阶段的南北差距,《社会发展研究》2022年第1期;
中国式现代化和新发展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12期;
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现代化新征程,《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7期;
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工人阶级构成的变化和应对,《学术月刊》 2021年第9期;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平等与公正的变化,《东岳论丛》2020年第9期;
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社会建设迈上新台阶,《人民论坛》2019年第1期;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阶级阶层的变化,《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9年第1期;
中国改革开放40年农民工流动的治理经验,《社会》2018年第6期;
促进网络发展与国家整体发展紧密相连,《教育传媒研究》2018年第5期;
后西方社会学与当代中国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5期;
高度重视乡村振兴中的两个问题,《中国乡村发现》2018年第4期;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求是》2018年第3期;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动、问题和对策,《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7年第9期;
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的社会治理,《社会治理》2017年第5期;
"逆城镇化"大潮来了吗?《人民论坛》2017年第3期;
面向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社会学》2017年第1期;
当前社区研究的三个面向,《清华社会评论》2017年第1期;
中国跨越"双重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选择,《劳动经济研究》2017年第1期;
因应发展以引领深化改革,保障权利以维护人民利益,《中国人大》2016年第21期;
统领发展全局的行动指南,《企业党建》2016年第9期;
着力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民生"短板",《求是》2015年第7期;
开启中国社会学研究的新"黄金时代",《社会治理》2015年第3期;
社会变迁新态势与社会治理,《人民论坛》2015年第3期;
继往开来,谱写广东省地方志事业发展的新篇章,《中国地方志》2015年第2期;
新型城镇化是突破"胡焕庸线"的一个有利契机,《农村工作通讯》2015年第2期;
努力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基于2006-2013年中国社会状况调查数据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
以更大决心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求是》2014年第13期;
建成橄榄型分配格局问题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
社会治理与社会体制改革,《行政管理改革》2014年第4期;
转型背景下的社会体制变革,《求是》2013年第15期;
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思考,《前线》2013年第12期;
创新社会管理要用好社会这只"手",《唯实》2013年第7期;
应对——城市化新成长阶段的机遇和挑战,《群众》2013年第5期;
我国社会组织体制的改革和未来,《社会》2013年第3期。
著作代表:
《202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作者、李培林、陈光金、王春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12月出版;
《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作者:李培林,三联书店2019年11月出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李培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03月出版;
《当代中国阶级阶层变动(1978-2018)》,作者:李培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09月出版;
《当代中国社会工作总论》,作者:李培林、王春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08月出版;
《社会转型与中国经验》,作者:李培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01月出版;
《社会学名著导读》,作者:李培林、谢立中,学习出版社2012年09月出版;
《中国社会学经典导读(上下册)》,作者:李培林、渠敬东、杨雅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07月出版;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作者:李培林、李强、马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09月出版;
讲座课程:
《中国式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社会学的视角》
《村落研究传统和重新理解乡村基层》
《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共同富裕社会》
《新发展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