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超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原中国人事科学院人力资源标准研究室主任。兼任: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硕士、摩托罗拉客座教授、 中国移动通讯顾问教师。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北京
董志超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原中国人事科学院人力资源标准研究室主任。兼任: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硕士、摩托罗拉客座教授、 中国移动通讯顾问教师。作为行业知名专家,董志超主要从事能力建设与评价、绩效管理和职业资格标准制定与职业资格制度的研究与咨询工作。主持研制、开发了《企业管理的0.618—人力资源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软件,所提出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不仅为企业管理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而且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主持重要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超过50篇,出版学术著作超过10部,先后为众多政府机构、知名企业提供相关咨询服务和培训授课。获得全国人事科研成果奖一等奖2次、二等奖3次。
研究方向:
董志超长期从事能力建设与评价、绩效管理和职业资格标准制定与职业资格制度等方面的研究。主持研制、开发了《企业管理的0.618—人力资源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软件,所提出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不仅为企业管理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而且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主要履历:
1980年8月-1984年8月,黑龙江商学院电子工程系,本科毕业。
1988年8月-1991年8月,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 比较政治制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
1978年6月-1980年8月,山西太原铁路局,内燃钳工。
1984年8月-1988年8月,安徽财贸学院基础部计算机教师。
1991年8月-至今,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工作,曾担任人力资源标准研究室主任。
社会服务:
1.企业管理的0.618VCD在中央教育电视台向全国播放。
2.公务员考核、事业单位改革、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在国家人事培训网卫星播出。
3.被摩托罗拉聘为顾问教师,参与SOE项目开发,并被评为优秀教师。
4.为国家电网、国家电力公司、国家外专局、国土资源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招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人寿、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等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讲授。
5.为中国三峡工程建设总公司、中国化工集团、华润集团、铁道科学研究院、新乡化肥总厂、首都博物馆、浙江报业集团、中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等单位进行人力资源项目咨询。
6.为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移动(浙江分公司)、首都博物馆等进行人才素质测评。
7.主持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能力评价实验室筹建工作。
科研获奖:
1.担任课题组长的《考核技术》作为八大技术之一,获全国人事科研成果一等奖。
2.参加课题《国家公务员考核指标体系》,获全国人事科研成果一等奖。
3.参加课题《山东电力考核评价系统》,获年全国人事科研成果二等奖。
4.参加课题《中石化长城润滑油集团公司组织变革》,获全国人事科研成果二等奖。
5.委托任务《事业单位编制外用人情况的调查报告》,获全国人事科研成果二等奖。
6.担任课题组长的《文件框测验和结构化面试相结合技术在招聘工作中的运用》,获2007-2008第三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银奖。
7.《Make the change of government function and organization initiatively to face the challenge》获2010年3月SHRM Global Economic Stimulus Prize Submission Form 大奖。
科研课题:
主持院级课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6——2010年发展规划》课题 。
主持部级课题《人力资源师职业资格标准》课题。
担任部级课题《高层次人才激励机制研究》,课题组组长。
担任部级课题《专业技术职业分类管理标准》,课题组组长。
担任部级课题《08-12年人事部干部队伍建设规划》, 课题组组长。
担任社会课题《中国三峡总公司人才战略规划》,课题组执行组长。
担任部级课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标准化体系建设与规划纲要》,课题组组长。
担任社会课题《中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研究》,课题组组长。
担任社会课题《浙江报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课题组组长。
担任司级委托课题《中央国家机关考试录用公务员发展状况追踪调查》,课题组组长。
担任部级课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标准体系建设及规划纲要》,课题组组长。
论文代表:
考核结果分析如何更加客观公正,《中国人才》2006年2月 ;
人才供求两面观,《中国卫生人才》2005年11期 ;
领导决策专家咨询系统简介,《党建研究》2004年7月;
更专业、更职业、更规范,《新资本》2006年2期;
公务员考核评价体系、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新华月报》2006年7期;
政府应当对有损健康的工作行为进行干预,《人民论坛》2006年7期;
国外职业资格制度比较研究,《第一资源》2007年第一期;
美国人力资源师职业资格制度,《前瞻与思考》2006年;
企业变革对公共部门的影响,《前瞻与思考》2007年;;
职业化与管理创新,《新资本》2008年;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职业管理制度,《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年6月;
职业许可与职业认证,《人力资源》2008年6月;
岗位管理与身份管理,《中国卫生人才》2008年10月;
人事制度改革需要注意的问题,《中国卫生人才》2009年1月;
新医改与人事制度改革, 《中国卫生人才》2009年6月;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卫生人才》2009年10月;
再谈绩效工资,《中国卫生人才》2010年1月;
一体化——人力资源管理见实效的突破口,《中国卫生人才》2010年2月;
标准化——人力资源管理提高效率的基础,《中国卫生人才》2010年3月;
职业化——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中国卫生人才》2010年4月;
老生常谈又不得不谈的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2010年3月;
著作代表:
《企业管理的0.618—人力资源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
《医院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分册》
《人才战略论》
《能力建设与评价》
《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激励机制》
《国家公务员考核实务》
《市场经济与公务员制度》
《人事学导论》
《造就优秀中层的六个阶梯》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