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出身的刘邦凭什么能脱颖而出,成为一统江山的大黑马?
刘邦自己已经帮我做了很好的总结。他在洛阳南宫的庆功宴上,总结自己取胜的原因时说:“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论抚慰百姓供应粮草,我不如萧何;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我不如韩信。可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发挥他们的才干,这是我们取胜的真正原因。而项羽,他只有范增一个人可用,还对他猜疑,这才是他最后失败的原因。可见,相较于竞争对手而言,刘邦之胜,胜在领导力。
毋庸置疑,刘邦的成功核心在于其领导有方,有着高超而卓越的领导水平与能力!
那么,领导力是什么?知名经管教头陈清华提出:
刘邦成功的经历告诉我们,领导力就是个人在既定的时空、情景、条件下通过整合、影响“人、物、事”等核心要素,达成目标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刘邦不仅帮我们定义了领导力,还帮我们很好地诠释了领导力的一些基本特征:
一、评判一个人的领导力,就看“9S”。
经常有人问,怎么去判断一个人是否有领导力或者如何提升个人领导力。尽管一个人的领导力平时看不见、摸不着,好像很玄乎,但是真要识别、判断并不难,它有迹可循。
如何认真去梳理刘邦的成功印迹和线索,就会发现刘邦其实已经用自己经历与特征描绘出了一幅领导力画像(比如,生的英武、不同凡响,性格豪爽,不拘一格,为人坦诚、知道自己不足,胆大敢干,知错就改,敢于分利等)。陈清华将这种画像特征归纳为领导者“9S”(9代表9个汉字,S则是取每个字的拼音字母首位):
事实上,判断一个人领导力如何或提升个人领导力,就可以用“9S”去琢磨,限于篇幅,不作展开。有心者可以根据导图对刘邦的成功经历进行拆解。
二、领导与领导力的区别及内在联系。
1、领导与领导力的区别。
(1)领导是角色,领导力是能力。领导是一种角色,一种被赋予了对应责任与使命的角色,而领导力却是一种内在的能力,也包括素养和素质。一旦角色确立、确认往往会被人感知,而领导能力则一定需要具体的场景、情景才能显现出来。
(2)领导是躯干,领导力是灵魂。领导好比是人的躯干,看得见,能感知,而领导力则是像人的灵魂,看不见、摸不到。但灵魂会驱动躯干产生行为,领导力会驱动领导行为,产生结果。不同的领导力水平与能力就会产生或爆发不同当量的领导能量。
(3)领导者不等于领导力。领导者不一定就有领导力,不是所有的领导都有领导力。领导力会因不同的领导者自身特质而表现很大的差异,并由此产生巨大的效果和结果的差别。尽管领导者不一定有领导力,但有领导力一定会成为领导者。
2、领导与领导力内在联系。
(1)领导力缺失载体就没有作用力。
领导力是一个人内在的能力,就像我们的肉身与灵魂相互依存、彼此作用那样,领导力只有在具体载体、场景的基础上(比如岗位、组织、社会等平台),通过做事、做人,谋事、聚人的事件与任务才能体现出来。换而言之,领导力一定是某个人在通过承担任务、责任、使命过程中释放与展现出来的一种能量。
(2)领导缺乏领导力就没有影响力。
领导,领导,核心是要引领、指导、督导、疏导。领导者只有看得比别人远、比别人深、比别人透、比别人准,才能引领部下;领导者只有抓得住要害、把握住尺度,预判准走向,才能督导属下;你要能洞察秋毫、察言观色、直击内心、高效沟通才能有效督导。别人表面服而心不服,这不叫征服,那只是权力的作用,只有让人心服口服才是真正领导力的魔力与魅力。领导要真正领导他人就必须依靠领导力,领导没有领导力是无法影响、带动他人。
(3)领导者真正的权威来自领导力。
很多人天真地以为只要成了领导就能依靠职位赋予的权力调度资源、指挥别人,事后才发现过去所理解的权力原来是传统的、狭义的,也是有限度、边界的,很多人并不会为所谓的传统型威权买账。对于领导者而言,外界传统的权力只是外衣,只能起到起步、辅助的作用,经常会被替代,也经常会被外界钳制、不稳固,而因个人领导智慧与能力所形成的权力、权威才是可持续的、不可替代的。所以,智慧的领导都清楚,领导者真正的权威不仅平台所赋予的传统权力,更来自自身领导力。
三、领导力有“金子塔”式的层次与段位之分。
刘邦在没被称为沛公之前(没有立起反秦大旗前),只是一个最基层的亭长小吏,没有什么职权,也没有团队,只是自己管理自己。但就是在这个自我领导、自我管理阶段,刘邦靠个人自身胆识、见识及人格魅力,吸引及影响了后来成为创业核心骨干的一干人。
后来,刘邦从被称为沛公到封为“汉王”之间,虽然南征北战,拥有了不少兵力,打了不少胜仗,好不威风。可是,无论是从名义上来讲,还是从实际组织建制上来说,这个时段、阶段的刘邦也只能算是一个团队领导者。
从接受汉王分封到后来的建立汉室称帝,这个阶段的刘邦已经不再是一个团队领导者了,而是跃升为一个掌管国家机器的组织领导者。
梳理刘邦的经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刘邦大致经历了从自我领导到团队领导,从团队领导到最后的组织领导三个大致的领导阶段。事实上,刘邦的三大领导阶段其实就代表了领导力的三大阶段与层次。越往上,素质要求越要高,能力越要强。
1、自我领导力。
刘邦在年轻时不被人看好,认为胸无大志,备受嘲讽,但刘邦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追求什么,始终拽住了底线,这个底线就是为想法而奋斗的自驱力。经常犯点错的刘邦之所以在关键时刻能及时住手、纠错就在于其自我领导力。自我领导力是基于个人在价值观的基础上所具有的自驱、自控、认知、心智、决断、技能等多种内因而产生的一种综合能力。自我领导力是团队领导、组织领导力的坚实的基础,基础不牢就会地动山摇。
2、团队领导力。
团队领导力是基于愿景和目标领导他人、团队制定战术、协同配合、勾兑目标的综合能力。团队领导往涉及到指导、授权、答疑、协调、化解冲突管理等,最终是要通过团队合作达成目标。团队领导在工作中需要去引导、指导、疏导你的下属,去说服你同级的同事,甚至更需要去影响你的上司,这就需要领导他人的团队领导能力。团队领导力是自我领导力的进阶,高于自我领导。
3、组织领导力。
引领组织的领导能力,在这个层面除了要具有个人领导力、团队领导力作为基础外,更要着眼于远见、战略思维、文化建设。这个“组织”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单位、国家,杰出的企业家、政治家都有很好的这种能力,比如乔布斯、任正非等企业领导,邓小平、李光耀等国家领导。组织领导力属于领导力的塔尖,组织越大,越复杂对组织领导力的要求越高,组织领导则更多着眼于战略、架构、文化、规则等。
四、领导力的核心作用与功能。
不管什么层次的领导力,或许大家更为关心的是领导力到底对个人、团队、组织到底能干啥,起什么作用?从实践与实战的角度来看,领导力有5个核心功能及作用:
1、指南针:指明目标价值。
如同茫茫大海航行的船只,一旦缺失了指南针式的导航指引就会偏离航道、迷失方向,人生与组织缺失了指南针导航同样也会偏离轨道。明确、正确的价值目标,能鼓舞人心,感召他人为明确的愿景、目标奋斗。领导力就像指南针一样,通过树立一个有价值的方向锚点指引组织及个人前进,能帮助团队找到方向、看到实物背后的潜在的价值,并积极去实践。领导力的第一个作用和功能是确定、指明组织或个人前进的愿景目标,找到并阐明目标的价值与意义所在且形成共识。
2、吸铁石:吸聚势力能量。
现实中,几乎所有成功的人特别是组织型领导者都是善于把握市场“大势”、顺应社会之“形势”、了解行业之“趋势”、把握自身之“优势”,通过借势而为或顺势而为取得组织及自身的成就的。因此,无论是个人,还是领导者,要想成事就必须要善于借势、聚势、控势。领导力的第二作用和功能则是在明确的价值目标基础上,就像吸铁石那样帮助领导者吸聚各种资源条件、势力能量,然后通过对各种资源、能量的重构、整合为价值目标的实施、勾兑、实现而服务,不断创造价值、实现价值。
3、矫正仪:组织能效优术。
领导者在创新、创造价值的过程仅有明道、取势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转化勾兑且不断改进、提升、优化的实施过程,这个过程也可以称为“优术”。“优术”是在组织运转、运营中通过对工作、流程、制度与机制的设计、建设、优化来提高和确保组织的效率,确保输出较好的质量和效益,确保战略目标的实施与达成。
“优术”是一个与环境、自身要高度联系的动态发展过程。领导力的第三个作用和功能则是根据愿景目标、发展阶段、资源条件与时俱进地对组织中构成的要素进行有效的解构、重构、配置、优化,最大可能地实现激活、释放资源要素的潜力与能量。
4、打磨机:打造队伍生态。
人是组织的根本,组织只有通过人的作用才能发挥作用、产生力量。离开了人,一切都会是空中楼阁,所以人才经营成了组织领导者最基本的职责之一。人才经营的核心是要以人为本,懂得人性、挖掘人性、利用人性,能够根据组织业务发展的需要打造出成就人才的闭环生态。每一个成功的组织基本上也是人才经营的典范,一定在识人、用人、凝聚人、激励人、成就人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文化和竞争力。
领导力的第四个作用与功能则是如同打磨机一样,打造利于、适合组织发展的人才梯队与队伍,建成利于企业、队伍生长、成长的体系与系统,形成一个完整而闭环的人才队伍生态。
5、勾兑机:实现目标结果。
每一个团队或组织都是承载使命和愿景目标的,每一个领导者都是承担责任和工作任务的,这是团队与组织领导者存在的理由与意义。领导力就是确保领导者凭借自身实力,通过过程掌控、管理、优化进行目标与结果勾兑,用事实结果说话、用数据结果说话!
领导力的第五个功能和作用就是促进领导者像勾兑机一样将所有能产生能量与力量的人、物、资、时、事等条件与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揉捏、勾兑,在克服重重困难与障碍后带领组织与团队到达预设的目的地,成功地摘到胜利的果实,实现组织及个人的目标与价值。
五、缺“四商七力”,别谈卓越领导力。
回看刘邦的经历,我们很容易发现:不管什么层次的领导者,也不管什么阶段的领导者,如果缺乏了基本的“四商七力”,甭想领导水平有多高。
1、“四商”主魂。
(1)胆商。胆商是指一个人胆量、胆识、胆略的程度与容量,比如刘邦就敢于主动放走徒役,就敢鼓动沛县老百姓捉杀县令,敢只身赴楚营红门等。通常讲,胆商高的人能够果断、快速把握机会、采取行动!大凡成功的商人或组织领导者都具有非凡胆略和魄力。胆商是领导力不可或缺的基因之一
(2)智商。尽管刘邦经常被这个建议,被那个规劝,但是要知道,给人出主意是一种本身,判断并接受别人正确的主意又是另一种本事,没点智商根本就无法判断别人的建议是否符合自身环境实际。智商主要反映人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洞见能力、评判能力、律动能力等。不管学术界对智商如何定义,为人做事、识事断物是作为一个领导者智商的基本体现载体。
(3)情商。情商由自我意识、控制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相互关系等特征组成,比如刘邦在鸿门宴时所言所行就是高情商的表现。领导力核心是通过借势、借力等整合资源来达成自己的目标,完成自己的使命。一个人的领导水平有多高、能力有多强,与情商关系很大,比如为人处世、沟通交流。情商越高,也就能整合资源。
(4)逆商。刘邦在经历彭城之败,荥阳之围这种大败局、大变局的困境中,如果不能重燃自己内心的火种,不能相信相信的力量,不能冲出自己内心心魔,那还有日后的传奇?逆商通俗地说就是指人们在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面对重大挫折与失败敢于直面一切、善于冲出心魔,能奋力浴火重生。
2、“七力”铸体。
(1)驱动力。
你怎么看待一件事,就决定了你做这件事时的内在动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驱动力。诸如乔布斯、任正非等成功企业家,他们的驱动力特别大,原因很简单,他们看到了事情背后存在的价值。乔布斯一直认为活着就是要改变世界。1976年,他请来当时百事公司的总裁,问道:“你是愿意跟我一块去改变世界,还是愿意卖一辈子甜水?”这句话相当厉害,也深刻体现出乔布斯的初衷:无论发生什么,永远把自己想做的事情摆在第一位。
(2)判决力。
敢于决断、善于决断是成大事的首要前提。判决力,是指经过对事物和形势的判断,为了达到目标而做出决断、下达指令的能力。这种能力有号召性、指导性和前瞻性的特征,需要智慧、勇气和心力、气质叠加的果敢和机智。一般来说,判决力强的人判断事物准确、把握时机得当、通向目标的路径可控。
判决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交织与体现,比如分析能力、应变能力、感情控制力和大局观等,所以决断力是一位领导者综合能力的体现。一个不敢判决的领导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一个没有判决力的领导不具备领导力。
(3)心智力。
心智模式就是对待事情的惯性模式,它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是人思想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我们生活中所说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综合。它以一种不被察觉的方式决定着一个人面对或处理事情中的思维与情绪模式。
组织中的问题本身不是问题,你看问题的态度、角度与深度才是问题;组织经营中的问题并不复杂,复杂是因为站错了位置、内心内耗严重;你如何看待你自己?你如何看待有关的人、事、物?你如何看待问题?对待这个三个“看待”不同的理解就会有不同的应对态度与做法,最终也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心智力是前面所言“四商”的集中体现,也是领导力必须要提升的素质与激发的能量。
(4)组织力。
一提到田忌,我们就会想到“田忌赛马”以弱胜强的故事。组织力就如同田忌赛马那样是在有限或不利条件下通过资源整合或重构排序而转化为新势能。组织力决定着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等能量。个人、团队与组织的资源再好、前景再美、战略再准,没有组织实施,没有爆发力量,谈结果目标只能是空谈,况且所有的人与组织都面临着或大或续爱的问题,所有的领导都是用来解决问题的,组织不了、组织不力或组织无力,还哪里有领导力?
(5)教导力。
尽管史书上不曾记录刘邦教樊哙、曹参等一干创业骨干怎样带兵打仗,但是,作为带头大哥且一直在前线冲锋陷阵的刘邦私底下绝对没少指导、教导自己的手下,否则这些创始骨干也不会诚服、进步。事实上,组织中的团队与人往往都是跟着领导者一起从原生态野蛮生长、慢慢提升、逐渐成长起来的。在成长过程中,领导的教导行为从来不会、也不应该缺席,看看我们的身边做的好的企业无一例外,那些见过好系统的空降兵仅仅起到了补充作用。
教导力是带人、教人、育人的能力。领导者与管理者最大的区别在于,领导者一定会领导他人,而管理者则不一定领导他人。要领导他人,你没法引导方向、指导工作、疏导情绪与冲突还怎么领导别人,而这就需要教导力。
(6)影响力。
影响力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与行为的一种能力,包括号召力。任何领导活动都是在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的。领导工作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领导者如果不能有效影响或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或行为,就很难发挥领导的功能。领导者的影响力是由其本人的人格魅力、品性、风格、声望、礼仪、知识、经验和技能、权威等所产生的一种力量。一个领导如果没法形成或没法产生影响力,谈领导力也就是一句空话。
(7)学习力。
尽管刘邦学历不高,但学习力却超强,学习力是刘邦引领众人的一大利器。世界上什么学历、金钱、物质、关系都有可能离我们而远去,唯有学习力对我们不离不弃、死心塌地,唯有学习力才是呈指数性增长的!
每当看似合理却又彼此冲突的观点出现时或每当我们的所采取的策略与手段已经不适应环境与组织时,我们就要进行适应性变革与调整。比如,当组织不能破局或停滞不前时就有必要对进行变革重构、流程再造以适应新的发展,但适应性挑战并不是一个单独的问题而存在,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没有固定唯一的答案!而适应这一切,只有学习!发现问题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去规避或解决,领导力,即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