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庄贵阳(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一、习近平“两山”理论核心是发展方式变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涵。妥善处理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就是要妥善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既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也不是舍...
作者:李忠杰(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央马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的举行,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强烈使命担当,是对新时代新征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再宣示,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三...
作者:宋福范 (中央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按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要求进行党的建设,逐渐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实践表明,这三个基本优势是我们党最可珍视的宝贵财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这三个基本优势: 首先,必须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 中国共产党是...
作者:李雪勤(中央纪委研究室原主任、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客座教授)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的具体进程 大家知道,在党的十八大之前的一个时期,中国的腐败现象呈发展蔓延态势,大案要案不时发生,奢糜腐败风气盛行,政治生态严重败坏,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党内也有同志甚至说那个时候我们党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八项规定开始,打虎拍蝇猎狐,正风肃纪...
作者:任铁缨(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党内监督问题专家) 在反腐倡廉建设上,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个重要精神,就是重申要“防止利益冲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对此,本文试图对其中某些问题加以思考,旨在加强党的建设,防止利益冲突。 一、明确利益冲突主体 利益冲突作为一个廉政概念,说的是同一个利益主体的不同身份所引发的可能的或现实的自身利益与公共利益相对立的境况与行为...
作者:许耀桐(中央党校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什么是“国家治理”?究竟如何理解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有关理论建构和实践创新,都离不开这个思想和逻辑上的起点。为了帮助大家更好了理解这个问题,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许耀桐提出要从5阁角度来看待和理解: 一、从历史角度理解 治理,是人类社会处置自身集体事务的一...
作者:刘元春(上海财经大学校长、教授,著名经济学家)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作为新型工业化的关键变量与重要载体,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
作者:张荣臣(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中央党校党的学说史教研室主任)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7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6月29日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要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为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重要保证。 一、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党的政...
作者:王金南(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四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绿色低碳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途径,也是高质量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内在要求。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支持山东在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基础上,着力探索转型发展之路,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动力,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山东作为我国重...
作者:刘炳香(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兼学术部主任)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高度重视从严治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从严治党上进行了新探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接过历史接力棒的第一天起,就深刻认识到“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
作者:张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副所长、研究员,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需求不足会对经济社会运行带来多方面破坏。严重的需求不足会让市场经济快速停摆,没那么严重但持续时间太长的需求不足也会伤及经济根本。怎么办?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院张斌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需求不足对经济社会运行带来多方面破坏 需求不足是一种并不罕见的市场失灵现象,处理不当破坏力很大,经...
作者:毛昭晖(中国人民大学反腐败与廉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成就有目共睹。从不断披露的惩腐案例和高频率的出台廉政规制,即可窥见一斑。但与此同时,反腐倡廉建设所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我们通过强有力的反腐决心和一定的政策手段,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一些高发性腐败问题。但总体而言,腐败与反腐败,始终存在此消彼长,腐败行为仍处于高位频发趋势。这其中,依法遏制强势利益集团的腐败行为,清除这类腐败行为...
作者:李东朗(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1932年4月2日爆发的两当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西北进行武装革命的重要实践,影响深远。习仲勋在该部开展兵运工作两年多,在起义的准备、筹划和领导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是成功起义的关键人物。同时,两当起义也是习仲勋革命生涯的重要实践,其经验、教训对其后来的革命斗争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开展卓有成效的兵运工作 1930年春,刚过16周岁的习仲勋进入国...
作者:张占斌(中央党校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一级教授)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当前,各行各业实干笃行,绘就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最大的政治”论断是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奋斗过...
作者:张希贤(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在世界马克思主义政党命运比较和我们党长期执政面临的现实考验中深化对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规律性认识,全面系统地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科学理念、有效对策,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为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那么,如何准确把握党跳出...
作者:李君如(原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这里强调的“讲政治”,就是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关系到党的性质是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大问题。党的建设,归根到底,就是要按照党的政治性质来教育党员、培养干部,建设好党组织。...
作者:祝灵君(中央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共产党员的党性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体现,也是中国人民优良品质和中华民族美德的体现。因此,每个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都应当讲党性,都必须自觉地加强党性锻炼,增强党性修养。 一、如何理解共产党人的党性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列宁曾对无产阶级政党中的党性问题作过较多的论述。人们在...
作者:修晓波(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政协机关纪检组原副组长)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封建政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10个基本特点: 一、监察机构随着皇权的加强而不断强化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形成于秦汉。监察官统称御史,最高长官是御史大夫。东汉光武帝把御史的官署从皇宫里搬出来,并入兰台(收藏和管理宫中典籍的机构),御史的长官叫御史中丞,他办公的地方叫御史台,也叫宪台或兰台。东汉御史台名义...
作者:赵建军(中央党校哲学部二级教授)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认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地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绿色发展,实现中国的绿色崛起。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生态文明思想体系,形成了面向绿色发展的四大核心理念,成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武器。 一、...
作者:祝彦(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共产党是经过血与火的考验,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成长壮大起来的,具有卓越的政治智慧和治国理政能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成就生动地证明,中国共产党立足人民立场,依靠集中力量、组织动员群众办大事办好事办实事的制度优势,办成了一件又一件大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演绎了改天换地的宏伟篇章。 一、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