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思忠:《中国传统人生哲学》
2025-03-17 13:21:31
作者:解思忠(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国资委原监事会主席,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会长)
国学是中国的传统学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学术部分,正如国学大师邓实所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国学”一说产生于上世纪初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是我国学者作为“西学”的对照概念提出的,旨在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真谛,构建民族复兴的文化基础。 国学博大精深,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从大的方面说,就是儒佛道三家学说。从学科领域来说,章太炎、梁启超、罗振玉、王国维等清末民初的一批学者认为,国学所涉及的领域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文学等,大致相当于现代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文、史、哲。
怎样才能用最简短的词汇诠释国学的内涵,概括国学的精髓。为此,解思忠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素质问题只要一深入,就势必会触及到人生。我研究国民素质20余年,深感欲增强国民提高自身素质之自觉性,必须激发其实现圆满人生之愿望;欲增强国民提高自身素质之科学性,必须启迪其实现圆满人生之智慧;而传统人生哲学既可激发国民实现圆满人生之愿望,又可启迪国民实现圆满人生之智慧,所以,就自然而然地拓展到国学的核心——传统人生哲学。
自然科学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例如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在一般人看来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现象,而牛顿却从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社会科学则是把繁事说简、长话说短,让大众易于接受;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社会科学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将其“简化”的过程。至于对儒释道的“简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必统一,也不可能统一;因为只用一个字去概括一家学说,本身就有很大的难度,更何况每个人又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的。
其实,几年前我就提出了“空柔中”,并写了一篇题为《空柔中——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之“三字精髓”》的文章,发表在2007年12月11日的《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上。我在文中指出:如果分别用一个字来概括儒释道传统人生哲学,可依次用中(持中做事)、空(看空悟世)、柔(用柔处世)这三个字;如果按照“悟世——处世——做事”的递进关系排序,则可将这三个字排列为空、柔、中。“空柔中”同时也是中国传统人生哲学对“人生三度”(高度、角度、尺度)的真知灼见——只有看空悟世,才能站在足够的高度;只有用柔处世,才能选取恰当的角度;只有持中做事,才能把握合适的尺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掌握了这“三字精髓”,才能“执大象,天下往”—— 没有过不去的事情,没有做不成的事情,也没有不能做的事情。
佛法讲“空”,并非是空无一物,而是指人体本身与身外之物,都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依因缘暂时聚合而成,并依因缘处于“刹那生、刹那灭”的生灭相续、变动不居的过程之中,没有一个特立独存的不变体——这就是所谓的“四大皆空”。 对佛门之外的人来说,“空”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指导我们的人生——
一是常念无常,处于主动。无常,就是没有固定不变的意思。常念无常,就是对可能发生的变故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充分的应变措施;没有想到的东西越少,就越能处于主动,就越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人生无常虽然不难理解,但许多人往往置之脑后,甚至是浑无所觉,而执著于对永恒不变的追求;只有在发生突如其来的变故时,才会发出“人生无常”的感叹,才会意识到世上所有的美好其实都是有期限的,而悲剧也是随时都可能发生的。
二是看破放下,心无挂碍。佛法所说的“看破放下”,就是看破功名利禄如过眼云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放下名利物欲的贪恋,知足少欲,布施修福。曾国藩也曾劝导家人要“万事看空”,是一个意思。一个人如做不到看破放下,就站不到足够的高度去俯瞰世界,就会被眼前的声色犬马一叶障目。看破放下之后,就没有接受不了的现实,没有过不去的事情,没有放不下的东西。
三是把握当下,不负此生。看空,并非是万念俱灰,而是常念无常,把握当下,勤勉进取,不负此生。释迦牟尼的临终遗言是:“啊!所有爱我的人,请别忘了我下面的话:一切诞生的东西,都有死亡的一天,为了解脱自己,务必努力,不得休止。”弘一大师李叔同曾集《华严经》句为联:“当勤精进;但念无常”,说的就是“人生无常,不可虚度”这个意思。把握当下不仅是说要有所作为,同时还包括了享受生活。
严格地说,现实生活中的所谓“国学热”,更多的表现为国学以外的其它方面的传统文化热,仅仅停留在修庙仿古、参道礼佛、琴棋书画、养生武术等这些方面,更有打着国学的旗号,把道家经典当作养生秘笈,用《周易》算命,求神问卜,烧香许愿,从事迷信活动的,这实际上是在糟蹋国学。真正的“国学热”,应该“热”在学习、研究和实践上,《中华儿女》开辟“国学”专栏就是一种很好的探索。
对待国学,应该遵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所提出的——“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解思忠简介:
解思忠:第十一届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工程师,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第一督导组组长,中国民生研究院院长,曾任国务院研究室教科文卫司司长,国务院稽察特派员、国务院国资委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等副部长级职务。兼任中国人生科学学会(教育部主管)会长、北京大学国民素质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国学社顾问,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出版过4部长篇文学作品和10部国民素质专著,主要作品为“全国优秀畅销书”《国民素质忧思录》、《观念枷锁》和《国民素质读本》(合称“国民素质三部曲”),以及《人生篆书——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精髓》。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