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党校党史专家
2024-10-21 20:57:4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学党史、用党史,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并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为了服务社会党史学习,名家讲堂特别推荐一批中央党校党史专家、教授,他们是:
谢春涛
谢春涛,著名党史专家,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副校长(副院长)、教授。中国现代史学会会长,中共十九大、二十大代表,中共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二十届中央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被中央组织部确定为中央联系的专家,被中央宣传部确定为全国宣传思想工作“四个一批”人才,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主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如何治理国家?》《中国共产党如何反腐败?》《中国共产党如何治党?》《中国共产党如何改变中国》《改革开放为什么成功》《向毛泽东学习》《读懂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百年百事》等著作。发表文章百余篇。其中,《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被中宣部理论局和中组部干教局向全党推荐,被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和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推荐。
李君如
李君如,著名党史研究专家,中央党校原副校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科学社会主义课题首席专家,中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侨联顾问,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历任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副局长、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央党校副校长。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研究。出版了《李君如著作集》18卷、专著“毛泽东研究三部曲”等10多部著作,其中毛泽东研究三部曲(《毛泽东与近代中国》《毛泽东与当代中国》《毛泽东与毛泽东后的当代中国》)获第11届中国图书奖;在《人民日报》《学习时报》《红旗文稿》《紫光戈》《中国党政干部论坛》《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现代领导》等重要报刊上发表论文或文章超过600篇,其中《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邓小平的管理思想与领导艺术》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论文奖。
罗汉平
罗平汉,著名党史专家罗平汉,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原主任,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82年毕业于湖南省益阳师范学校;1989年从华中师范大学获本科毕业文凭;199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获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获博士学位。曾当过数年小学、中学教师,后在重庆中国嘉陵集团工作过,继而就职于广西师范大学。后调入中央党校工作,任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后担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主任。长期从事中共党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和一般课题多项。著出版《决胜:解放战争何以胜利》《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红船精神》《土地改革运动史》《伟大的改革开放》《农业合作化运动史》《农村人民公社史》《当代历史问题札记》《当代历史问题札记二集》《大锅饭——公共食堂始末》《天堂试验——人民公社化运动始末》《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等著作二十几部。其中,《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一书入选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发布的“2021年5月中国好书”。
柳建辉
柳建辉,党史资深专家,中央党校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原副教育长,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入选人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主任、教务部主任,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兼教务部主任,中央党校学位委员会委员、教材编写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中共党史学会理事兼党校系统党史教学与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现代史学会常务副会长等社会职务。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党史党建”学科评审组专家。长期从事中共党史、中国共产党执政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教学研究工作,目前重点进行中国共产党执政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教学研究,侧重中国共产党科学应对重大困难与风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等方向的问题探讨。先后出版《中共党建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共产党史稿》等学术著作;主编《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中国共产党执政历程》(第1—3卷)、《中国共产党史稿》(第1—12卷)、《中国共产党制度创新史》、《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经验》、《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应对重大困难与风险的历史经验》、《新编中共党史简明教程》等专业著作或教材。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解放军报》、《中共党史研究》、《党的文献》、《当代中国史研究》、《中国研究季刊》(香港中英文版)等国内外报刊发表专业文章200余篇。曾获中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央党校“教学优秀奖”、“科研优秀奖”,参与的科研成果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精品教材奖”等。
沈传亮
沈传亮,党史党建专家,中央党校党史部新时期教研室主任、教授,法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组主要成员、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是当代中国政治、中共决策理论与实践、改革开放理论与实践。曾先后到意大利、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等地短期访问访学。迄今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共党史研究》《党建研究》《党的文献》等权威报刊发表论文150多篇,出版专著《中国式现代化》、《中共十二大史》、《大转型:中国治理变革研究》《决策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决策历史的历史演进》《公务员群体政治文化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大以来中国改革新篇章》等7部,主编参编参著《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解读》《向邓小平学习》《民主的力量》等20多部图书,其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一书入选中宣部中组部向全国党员推荐阅读书目、《向毛泽东学习》等3部入选中组部党员干部培训精品教材、《中国共产党如何治理国家?》等10部荣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主持或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10多项。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决策思想史研究(1949—2012)》等。
刘宝东
刘宝东,著名党史研究专家,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博士生导师,中央党校干部教育学院副院长,中共中央党校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编辑,法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党建教学与研究。已经出版《百年大党是怎样炼成的》、《老一辈革命家的读书生活》等学术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承担中央领导批示的重大课题和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为中央党校省部级和地厅级干部进修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新疆干部培训班、西藏干部培训班等班次授课,获得了高中级领导干部的广泛欢迎,教学效果在中央党校名列前茅。曾获“中央党校十大杰出青年”、“中央直属机关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
张旭东
张旭东,党史专家,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兼任多所高校教授。主要从事党史党建研究与教学。长期担任中央党校省部班、中青年干部一班、中青干部二班、厅局级班的主讲老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一项(《改革开放以来中共核心政治概念源流考证》),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中国马克思主义基金会项目3项。出版专著《历史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1920,寻梦欧洲的中国青年》等。在《学习时报》《中共党史研究》《党的文献》等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
李国芳
李国芳,党史专家,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副教授,教研室副主任。1989年至1996年先后在河北师范学院(今河北师范大学)政教系、历史系读本科、硕士研究生,后留校任教;2002年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攻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研究生;2005年从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到中央党校工作,长期从事中共党史研究和教学工作。曾在主体班、研究生班讲授“中国共产党在新疆执政的成就与经验”、“建立新中国的构想与实践”、“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与历史地位”等多门课程。2009年至2010年曾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河县挂职,担任常委、副县长。目前已经出版专著两部,在《近代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多次获得中央党校科研优秀奖。
王海光
王海光,党史专家,中央党校党史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中央党校党史部二室原主任,清华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研究员,从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和中共党史的教学研究。著有《旋转的历史》、《折戟沉沙温都尔汗》(林彪事件)、《从革命到改革》 等专著,撰写过若干当代史研究论文,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等书。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张珊珍
张珊珍,党史专家,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史。出版著述《读懂百年党史》《陈立夫生平与思想评传》《五四运动策源地》《建党伟业》《党史课》《党史必修课》等多部,其中《党史必修课》重印37次,累计销量超30万册;发表《陈立夫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教育》《抗战前国民政府训政的演变》《解读<寻乌调查>的社会学研究价值》《再析土地革命时期富农问题的产生》等学术论文近50篇;参与《中共党史重大事件述评》等多部著作的编写。
祝 彦
祝彦,党史专家,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毛泽东思想教研室主任,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兼任:百色干部学院特聘教授,青岛市委党校兼职教授,全国毛泽东思想研究会副秘书长,西安培华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研究中心、新疆库尔勒市委党校客座教授,日耳曼文学家,中国德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国家教委、德国歌德学院和中国德语教学研究会联合调研组组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一直从事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编著有大量教材,主编的《德语》教材(1-4册)为高校通用教材,获国家级一等奖。1985年至1987年主持制定的两个教学大纲为国家教委指导性文件,1989年任国家教委、德国歌德学院和中国德语教学研究会联合调研组组长,历时三年完成的《全国高校德语专业教学调查报告》、《全国德语强化教学调研报告》已出版,为我国德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主要著作有《日耳曼学--中德的桥梁》、《文学规范和读者趣味--中国开放以来一个张力场的嬗变》、《文学理论术语的翻译和译者的困境》、《审美的解放--反思作为民德小说的新叙述策略》、《圆球的坠落与浮士德之死》,译作有弗朗茨·梅林的《中世纪以来的德国史》(合译)、《当代中国抒情诗》德译本(合译)、《马恩全集第一卷·诗歌》、《毛泽东选集》德译本(主要译者之一)、《斯台芬·茨威格诗集》等。于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高中华
高中华,党史专家,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总支原副书记、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改革开放史新时期教研室原主任。兼任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央党校创新工程首席专家,耶鲁大学高级访问者。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 主持中共中央党校科研项目“构建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历史逻辑与现实境遇”等,参与国家清史纂修工程、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院级项目“晚清满汉关系研究”等多项科研项目已出版学术专著《肃顺与咸丰政局》、《在繁华中沉没:清帝国》、《祈天忧民: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救助史论》、《中国共产党社会救助历程研究(1921-1949)》等。近年来在《人民论坛》、《中国领导干部论坛》、《中国领导科学》等刊物上发表与延安十三年史有关的学术论文。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手机:19821197419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莲花南路19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