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小米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
安小米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个人履历:
安小米:女,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支持计划A岗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标准赋能双一流建设平台负责人、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人民大学)大数据治理与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团队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电子文件管理研究中心国际动态研究室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首批全国档案领军人才和全国档案专家。瑞典国际合作发展署项目完成者、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福布莱特研究学者、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全球杰出学者项目获得者、美国印第安纳布鲁明顿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兼任:国际电工委员会智慧城市系统委员会(IEC SyC Smart Cities/WG1 Terminology)术语工作组召集人和其主席顾问组委员,国际电工委员会术语技术委员会“系统、智慧和数字”术语标准项目(IEC/TC1/JPT3)共同负责人和主席顾问组(IEC/TC1/AG4)委员;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信息技术联合技术委员会智慧城市工作组(ISO/IEC JTC1/WG11/AHG14)下智慧城市数据利用任务组召集人,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IEC-ISO-ITU)智慧城市通用任务联合工作组委员,国际标准化组织城市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城市基础设施数据共享与交换工作组(ISO/TC268/SC1/WG4)委员;是信息与文献委员会档案/文件管理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及其术语任务负责人,其结构化数据环境下的文件管理工作组(ISO/TC46/SC11/WG22)召集人;信息与文献委员会术语工作组和信息治理工作组(ISO/TC46/WG4&WG13)委员;是JTC1数据交换与共享数据使用工作组(ISO/IEC JTC1/SC32/WG6)委员,云计算及相关技术的数据工作组(ISO/IEC JTC1/SC38/WG5)委员,人工智能分技术委员会数据工作组和可信工作组(ISO/IEC JTC1/42/WG2 &WG3)委员;曾任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处物联网与智慧城市数据处理与管理焦点组(ITU-T FG-DPM)术语技术规范、概念构建方法论技术报告和可信数据赋能技术要求报告项目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大数据治理,智慧城市数据利用,标准化协同治理,跨领域术语与本体构建方法论、文件档案数智化管理。从事国际标准化工作18年。参与制定已发布的ISO、IEC、ITU-T和IEEE国际标准有20余个,其中牵头制定或主编的有8个;牵头制定已发布的国家标准有7个。主持或参与各类科研项目80余项(主持项目6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科技部重大研发计划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获科研成果奖励30余项。获得中国哲学社科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称号(2017年和2020年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排行榜)、“2017年中国大数据学术创新奖”和“大数据百人学术创新称号”。获得2019 Best Champion of ITU-T FG-DPM、2019年度中国人民大学科研优秀奖,2021年度IEC 1906杰出贡献奖和全国信标委智慧城市标准工作组2021年度突出贡献个人。
课题代表:
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机制研究”并免鉴定;
主持并完成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面向知识管理的国家科研项目文件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主持并完成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面向知识管理的科研文件管理体系构建理论及应用研究”;
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建文件、档案信息的集成管理与集成服务研究”,获优秀评估;
主持并完成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网络环境中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获优秀证书;
主持并完成北京市社科联项目“京沪深杭智慧城市建设比较研究”;
主持并完成中央网信办重大课题“建立健全国家数据资源管理体制机制研究”;
主持并完成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重大研究课题“信息化(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之“政府数据资源的可持续管理与利用机制研究”研究;
主持并完成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项目“政务信息资源公益性开发和再利用管理研究”;
主持并完成深圳市经济信息化委员会项目“深圳市政务数据开放行动计划”;
主持并完成深圳市经济信息化委员会项目“深圳市促进政府大数据发展行动计划”;
主持并完成北京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项目“信息资源管理规则与信息资源标准体系框架编制之政务信息资源技术标准框架及分级分类研究”;
主持并完成北京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项目“国家机关涉及个人隐私与商业秘密电子数据的管理办法”;
主持并完成北京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项目“政务信息资源资产化管理与个人信息保护研究”;
主持并完成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项目“政府数据共享和开放体系研究”;
主持并完成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学者项目“知识工程背景下信息资源管理术语构建方法研究”;
主持并完成科技部《中国科技报告体系建设与示范工程》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标准规范》子项目分任务“我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核心标准规范制修订;
主持并完成瑞典国际发展合作署(Sida)项目“国家科研项目文件档案信息的集成管理:最佳实践指南”。
论文代表:
基于档案多元论的国家数字档案资源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档案学研究》2017年第1期;
国外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机制类型研究,《北京档案》2016年第8期;
2014年我国档案学研究现状、学术热点及趋势,《档案学研究》2016年第3期;
数字档案资源建设中的参与式图景,《档案学研究》2016年第2期;
信息惠民视角下的民生档案整合与服务研究,《档案学研究》2016年第1期;
大数据时代的政府信息治理,《中国建设信息化》2015年第12期;
支持协同创新体能力构建的知识管理方案设计,《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年第6期;
现代国家治理的云端思维——信息治理能力与政府转型的多重挑战,《人民论坛》2015年第2期;
基于开放度的可控自管理科技数字资源集成平台构架,《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年第11期;
Living Archives项目及其对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的启示,《浙江档案》2014年第8期;
我国国家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建议,《档案学研究》2014年第2期;
21世纪的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国外研究及借鉴,《档案学通讯》2014年第2期;
数字转型背景下的我国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研究框架,《图书情报工作》2013年第24期;
我国政府交通出行信息许可使用制度研究,《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11期;
1991-2010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发展状况的文献计量分析,《情报科学》2013年第4期;
国家机关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构建探索,《信息化建设》2013年第1期;
科技论文关键词的战略图分析,《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9期;
信息资源管理与知识管理关系研究,《情报科学》2012年第3期;
ISO 30300&ISO 30301文件管理国际标准及其新发展,《中国档案》2012年第2期;
我国科研文件档案管理模式特点、问题与建议:典型案例研究,《北京档案》2011年第7期;
我国涉及隐私的个人信息保护与管理法律法规状况及要求分析,《北京档案》2011年第5期;
专利技术术语共现的战略图分析方法,《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年第2期;
美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法律、政策、标准制定体系研究,《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10期;
"十一五期间"我国28所高校档案专业教师开展国际交流情况调查与分析,《档案学通讯》2010年第6期;
电子文件管理标准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借鉴研究,《电子政务》2010年第6期;
集成视角下国家科研项目文件公开研究,《北京档案》2009年第10期;
国外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研究,《情报资料工作》2009年第5期;
国外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研究,《档案学通讯》2009年第1期。
著作代表:
《大数据治理前沿:理论与实践》,作者安小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年10月出版;
《数字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术语英汉词典》,安小米主编,中国标准化出版社2018年出版;
《信息资源管理术语及概念体系》,安小米等著,中国标准化出版社2016年出版;
《知识管理:一种集成方法》,安小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
《信息资源管理:概念与案例》,安小米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
《知识管理方法与技术》,安小米等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
《文件信息管理术语英汉词典》,安小米主编,中国标准化出版社2010年出版;
《基于ISO15489的文件档案管理核心标准及相关规范》,安小米主编,中国标准化出版社2008年出版;
《集成管理与集成服务:21世纪城市建设文件档案信息管理的优化与创新》,安小米、郑向阳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主讲课程:
《知识管理方法与技术》(双语)
《大数据治理专题研究》(双语)
《数据治理助力互联网+政务服务》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