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敏
著名企业家,全球50大管理思想家,海尔集团创始人、董事局名誉主席。
手机:15900353448

微信:15900353448
邮箱:

驻地:青岛
张瑞敏
张瑞敏,著名企业家,管理大师,海尔集团创始人、董事局名誉主席,日清日结、人单合一模式理论创造者与实践家,全球50大管理思想家、Thinkers50“全球最具影响力的50大管理思想家”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中共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代表,连续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十七、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带领海尔从一家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跨国集团,到2017年全球年营业额实现2419亿元,连续9年蝉联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质量先进个人”、“中国制造终身成就奖”、、“中国改革先锋”、“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功勋人物”、“新中国成立60周年突出贡献人物”、“70年70企70人中国杰出贡献企业家”、“山东省杰出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人物经历:
1984年3月,任青岛市家用电器工业公司副总经理,成为青岛电冰箱总厂(海尔集团前身)引进国外生产技术的项目负责人。12月26日,出任海尔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海尔集团前身)厂长,制定了海尔第一个发展战略——名牌战略。
1985年,果断决策,砸毁76台有缺陷的冰箱。这就是在中国企业乃至世界企业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砸冰箱”。
1988年12月,带领海尔获得了中国电冰箱史上第一枚质量金牌。
1990年,带领海尔先后获得国家颁发的企业管理“金马奖”、“国家质量管理奖”。
1991年12月,成立海尔集团,任总裁,并制定了海尔第二个发展战略——多元化战略。
1992年,第一次作为党代表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全国代表大会;开始建设中国家电业第一个工业园,青岛海尔工业园。
1993年,主导了青岛海尔股票上市,股票代码600690。
1995年,带领海尔以“吃休克鱼的方式”兼并原红星电器;获中国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1997年,出席中共十五大;获香港《亚洲周刊》当年度杰出华裔成就奖。
1998年,应邀到美国哈佛大学讲课,成为第一位登上哈佛讲坛的中国企业家;“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案例选入哈佛商学院案例库;制定海尔第三个发展战略——国际化战略。
1999年,出任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4月30日,走出国门,在美国南卡州建立生产基地。
2000年5月,改任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成为中国家电业第一位CEO;出席第三十届达沃斯经济论坛,归国后撰写题为《“新经济”之我见》的文章,开始系统思考新经济下企业管理;应邀到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演讲。
2001年,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沃顿商学院讲课。
2002年,参加中共十六大,并入选主席团,当选为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由中影集团、山东电影制片厂联合投拍的,以张瑞敏为人物原型的影片《首席执行官》上映。
2003年,出席在日本横滨市举行的“2003生产革新综合大会”,是唯一获邀的中国企业家。
2005年,参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2007年,参加党的十七大,并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2008年,率先推行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战略,砸掉仓库,使海尔在当时的金融危机中未受到较大影响。
2009年,应邀参加“第18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与日本京瓷公司创始人稻盛和夫探讨企业永续经营管理真谛。
2010年,在美国与世界顶级的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加里·哈默交流人单合一双赢模式以及自主经营体创新。
2011年,作为改革开放见证和亲历者的代表, 接受中央大型文献电视片《旗帜》的采访拍摄。
2011年,运作海尔并购日本三洋白电项目。
2012年,第五次作为党代表参加中共十八大,并当选为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制定海尔第五个发展战略——网络化战略。
2013年,获邀出席美国管理学会(AOM)第73届年会并做主题演讲,是本届年会演讲嘉宾中唯一的企业家。
2014年,以主题演讲人身份第三次登上了世界著名的沃顿商学院全球论坛;美国权威商业媒体《战略与经营》(Strategy+Business)发布专题报道《记中国哲学家——海尔CEO张瑞敏》
2015年,在“人单合一双赢模式探索十周年暨第二届海尔商业模式创新全球论坛”上作主题演讲,系统阐述人单合一2.0——共创共赢生态圈模式。作为唯一受邀的中国企业家,在第七届德鲁克全球论坛上发表演讲;入选“2015年度Thinkers50榜单”并荣获Thinkers50杰出成就奖之“最佳理念实践奖”(Ideas into Practice)。
2016年,海尔集团兼并美国通用电气旗下家电业务,张瑞敏出席兼并仪式,并发表讲话。荣膺“青岛2015年度经济人物”。入选《财富》(中文版)发布的2016“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在第86届耶鲁CEO峰会上,张瑞敏被授予“传奇领袖奖”奖项,成为本年度唯一一位荣获该奖项的中国企业领袖。
2017年3月,入选美国《财富》杂志发布的2017年度“全球最伟大50位领袖”。
2017年6月,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张瑞敏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注重企业管理创新的优秀企业家。
2019年,海尔以“物联网生态”品牌进入BrandZ全球品牌百强榜单,成为全球首个也是唯一物联网生态品牌。8月28日,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海尔工业园暨洗衣机工厂开业,应俄鞑靼斯坦共和国领导人邀请,张瑞敏出席本次启动仪式并致辞,29日应邀在俄罗斯喀山大学发表主题演讲。12月26日,制定海尔第六个发展战略——生态品牌战略。
2021年3月,入选财富中文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业领袖”。 在第六届中国制造强国论坛上,荣获“物联网引领者·中国制造终身成就奖”
2021年6月29日,全球领先的洞察与咨询公司凯度首次颁发了BrandZ™历史上的首个个人荣誉,张瑞敏荣膺“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物联网生态品牌创立者” 称号。
2021年11月5日,张瑞敏辞任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受邀担任名誉主席。
主要荣誉:
1996年,获美国优质服务科学协会颁发的“五星钻石个人终身荣誉奖“;
1998年,第一个登上哈佛讲坛的中国企业家;
1999年,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全球30位最受尊重的企业家”;
2001年,《福布斯》刊登张瑞敏封面文章;
2001年,荣获中共中央“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01年,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与普华永道联合评选的2001年度中国“令人尊敬的上市公司领导人”;
2001年,“2001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及“2001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公众奖”;
2001年,世界性慈善组织国际联合劝募协会“全球杰出企业领袖”;
2002年,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2002年,当选“感动中国2002年年度人物”;
2004年,美国《财富》杂志“亚洲25位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
2004年,香港《亚洲资本》杂志评选的“亚洲企业变革50人”;
2005年,《财富》(中文版)“中国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领袖”,位居榜首;
2005年,英国《金融时报》50位“全球最受尊敬商业领袖”;
2005年,“中国质量领域最高荣誉奖”;
2006年,《财富》(中文版)“中国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领袖”,两次位居榜首;
2006年,首届亚洲品牌颁奖盛典上荣获“亚洲品牌创新终身成就奖”;
2007年,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2007年,国家人事部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全国质量工作先进个人”;
2008年,《中国经济周刊》发布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百人榜”;
2008年,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联合《北大商业评论》发布的“中国最受尊敬企业家”;
2008年,中国改革与发展高峰论坛“中国改革30周年功勋人物”;
2008年,由国资委研究中心等联合发布的“30年中国品牌人物贡献奖”;
2008年,海尔美国工业园所在地坎姆顿卡绍县颁发的“Community Job Development”奖(就业发展贡献奖);
2009年,上榜《福布斯》(中文版)“2009中国慈善榜”;
2009年,《中欧商业评论》组织的“60年·中国管理20人”,排名首位;
2009年,中央电视台“CCTV60年60品牌”活动中,荣获“中国品牌杰出贡献奖”;
2009年,《求是》杂志“新中国成立60周年突出贡献人物”;
2009年,“第四届改革之星颁奖典礼暨影响中国改革高层论坛”上,荣获“改革之星—新中国60年·60位改革人物”荣誉称号;
2009年,“山东省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2009年,参加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观礼,现场观看阅兵等庆祝活动;
2009年,“山东省推动自主创新功勋企业家”称号;
2009年,共青团中央“希望工程20年特殊贡献奖”;
2009年,美国《商业周刊》“2009中国最具影响力40人”;
2009年,“CCTV 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出的“十年商业领袖人物”;
2010年,中国品牌发展组织委员会“60年中国品牌功勋人物”;
2010年,美国《财富》(中文版)“中国最具影响力商界领袖”;
2011年,全球政商领袖峰会2011年度“全球睿智领袖精英奖”;
2011年,青岛市“十佳优秀共产党员”;
2011年,经济日报社主办的2011中国自主创新年会上,荣获“十大创新人物”;
2012年,美国《财富》(中文版)“中国最具影响力50位商界领袖”;
2012年,荣获第七届“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家电企业领导人;
2012年,“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暨影响中国改革20年20人论坛”上,荣获“影响中国改革20年20人”荣誉;
2012年,“卡内基卓越领导人奖”;
2012年,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2012年,欧洲顶级商学院瑞士IMD授予张瑞敏“IMD管理思想领袖奖”;
2013年,荣获“亚洲品牌永远精神领袖奖“;
2014年,凤凰财经峰会2014年度“改革动力奖”;
2015年,美国最佳实践研究所(BPI)颁发的“杰出首席执行官”;
2015年,张瑞敏入围Thinkers50“最佳理念实践奖”(Ideas into Practice),是唯一入围的中国企业家;
2015年11月9日,张瑞敏被授予Thinkers50杰出成就奖之“最佳理念实践奖”;
2016年,荣膺“2015青岛年度经济人物”;
2016年,入选《财富》(中文版)发布的2016“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
2016年,在第86届耶鲁CEO峰会上,张瑞敏被授予“传奇领袖奖”奖项,成为本年度唯一一位荣获该奖项的中国企业领袖;
2016年,荣获2016中国自主品牌峰会最高荣誉“中国自主品牌特别致敬人物”;
2018年,入选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张瑞敏同志改革先锋荣誉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注重企业管理创新的优秀企业家;
2019年,获评“山东省优秀企业家”,并记一等功奖励;
2019年9月25日,被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2019年10月19日,入选2019福布斯年度商业人物之跨国经营商业领袖名单;
2019年10月26日,荣获70年70企70人“中国杰出贡献企业家”称号;
2019年11月18日,Thinkers50在伦敦发布的2019年最新榜单,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成功入选,并连续三次登榜,排名已由上一届的26位,上升至15位;
2019年11月23日,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上榜中国企业形象十大影响力人物榜单;
2020年4月13日,《财富》(中文版)发布202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榜单,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入选;
2020年9月27日,2020中国管理科学大会暨第七届管理科学奖颁奖典礼举行,张瑞敏被授予该会议最高荣誉“管理科学特殊贡献崇敬奖”,成为该奖首位企业家得奖主;
2020年12月18日,位列《2020中国品牌人物500强》第160位;
2021年3月17日,入选财富中文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业领袖”;
2021年3月,荣获中国制造终身成就奖;
2021年6月29日,全球领先的洞察与咨询公司凯度首次颁发了BrandZ™历史上的首个个人荣誉,张瑞敏荣膺“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物联网生态品牌创立者” 称号;
2021年12月,入选《2021中国品牌人物500强》榜单,位列第29名;
2022年2月,被评为“山东省杰出企业家”;
2023年11月,荣获Thinkers50“全球最具影响力的50大管理思想家”终身成就奖。
管理思想:
张瑞敏之所以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不仅是因为他传奇般地把一个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为年营业额逾千亿元的全球化公司,而且他以卓有成效的管理为管理界输出了一个又一个创新的商业模式和经典管理案例,创造了富有中国特色、充满竞争力的海尔文化。
从“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OEC管理法,到每个人都面向市场的市场链管理,再到互联网时代的“人单合一双赢”模式,张瑞敏在企业管理上的不断创新赢得了世界管理界的高度评价,实现了我国企业管理从学习模仿到引领世界的突破。 张瑞敏先后应邀到哈佛大学、南加州大学、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日本神户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西班牙IESE商学院等做演讲,交流企业兼并、财务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内容。世界一流战略大师加里·哈默评价张瑞敏为互联网时代CEO的代表,“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评价其为“杰出的战略思想家”。
2015年11月5日至6日,作为唯一受邀发言的中国企业家,张瑞敏参与了在维也纳举办的彼得·德鲁克全球论坛,并参加圆桌论坛活动。开幕式上,彼得·德鲁克欧洲学会会长理查德·斯特劳布(Richard Straub)隆重介绍张瑞敏为“欧洲所熟知的中国最著名的CEO”。11月9日,张瑞敏应邀到伦敦参加全球最具影响力的“50大管理思想家”颁奖典礼,荣获Thinkers50杰出成就奖之“最佳理念实践奖”(Ideas into Practice)并入选“2015年度Thinkers50榜单”,是唯一同时获得两个奖项的中国企业家。
2016年6月8日,在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Schwarzman大楼举办的第86届耶鲁CEO峰会论坛上,张瑞敏被授予“传奇领袖奖”奖,成为今年唯一一位荣获该奖项的中国企业领袖。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领导力项目高级副院长Jeffrey Sonnenfeld(杰弗里 桑尼菲尔德)评论道:张瑞敏是一位真正的全球商业巨人,他令他的竞争对手、同行以及像他一样的中国商业领导人都肃然起敬。作为一个转型领导者,他汲取中西方商业实践的精华,创造了他自己独特的模式。
人单合一模式
2005年9月20日,张瑞敏在海尔全球经理人大会上首次提出“人单合一”。 人单合一:“人”即员工,“单”不是狭义的订单,而是用户资源。“合一”就是把每一个员工和用户结合到一起,让员工在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 海尔“人单合一双赢”模式荣获第十八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该奖项被誉为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奥斯卡”。 [46]管理成果:生态链小微群概念、人单合一计分卡、链群合约等
①生态链小微群链群,即生态链上的小微群,是海尔自发涌现出来的一种组织创新形式。链群是解决了过去海尔小微之间以及小微与外部合作方的并联协同问题,构建了开放、共赢的生态。链群由小微节点自发链接而成,其与企业之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汇报关系、委托代理关系或上下级关系,而是平等互利的契约关系。“链群合约”则是为了实现对链群各节点的有效激励、约束和协调,并使得各个链群团队在快速满足用户需求、实现用户体验迭代这一共同目标的指引下互相监督、高效协作的一种契约设计。
②人单合一计分卡,人单合一计分卡是由海尔集团在物联网时代首创的,承接了人单合一模式和用户付薪理念,是从组织变革和生态成果两方面考评链群绩效,推动海尔转型的操作体系抓手和评价工具。人单合一计分卡体现了海尔集团颠覆传统组织形态和引爆用户体验的战略方向指引。人单合一计分卡的评价体系分为纵横两个维度和一个链接机制,纵轴四个刻度,分别是自组织、自驱动、自增值和自进化;横轴三个刻度,分别是高端品牌、场景品牌和生态品牌,横轴三个刻度分别对应这“三生”——生态圈、生态收入、生态品牌,这物联网时代最核心的商业特征;纵横轴之间靠一个增值分享机制有机链接,并动态优化。人单合一计分卡的两个轴,纵轴颠覆了传统的组织,目标是在链群合约的驱动下,实现链群的自涌现,横轴颠覆了传统的市场,目标是实现生态的自扩展、物种的自涌现。管理发展学界最大的国际组织、全球三大认证机构之一的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EFMD认为,人单合一计分卡是物联网时代的战略管理工具。
③共赢增值表,共赢增值表海尔转型成为物联网时代的财务工具。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杰弗里•汤姆森表示,共赢增值表结合了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能够更好的对企业和用户价值进行评估。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科创企业,都应该提供出“第四张表”。 共赢增值表内涵丰富,主要有六大构成要素:即用户资源、资源方、生态平台价值总量、收入、成本和边际收益。报表包括了整个生态平台核心的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目的是以用户为中心,动态监测、评估和驱动价值创造的整个过程,准确地衡量了生态平台的价值增值并展示了价值增值如何在用户、小微链群、资源方和海尔集团等攸关各方所构成的生态平台之间进行分配共享。共赢增值表首先衡量的是小微是否拥有用户资源,用户资源不等于用户流量,而是全流程参与设计、有最佳用户体验、参与迭代升级、形成生态圈的用户。其次是生态平台上的资源方,其可以根据用户交互需求动态优化升级的资源方多寡来衡量生态平台的竞争力。收入在传统硬件收入的基础上引入生态收入,在收入的实现上,需更多关注的是生态收入持续增长且比重持续增加,这说明小微通过持续的用户交互获取更多资源、吸引攸关方共创。此外,共赢增值表中有一个关键指标——用户增值分享,用以衡量小微是否搭建吸引各攸关方蜂拥而至的生态平台,并实现各攸关方的价值共赢共享,这会倒逼小微必须颠覆传统的业务模式,不断探索创新、差异化的商业模式。
日清日高基本理念:
1. “斜坡球体”理念——企业在市场上的位置犹如斜坡上的小球,目标是上升力,管理是止动力。
2. 以人为本,实行自主管理,不是对上级负责而是对市场负责,形成市场链关系。
3. 什么叫不简单?把公认简单的事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叫不容易?把公认容易的事认真做好,就是不容易。
4. 抓反复,反复抓。
5. 管理是动态的,它在观念创新中上升,在基础管理中止滑。
6. 先要把握好大局,抓大局中的小事,要一抓到底,抓出模式来,再推而广之。
方法:
OEC概念:Overall(全面的);Everyone、Everything、Everyday (每人、每事、每天);Control and Clear(控制和清理)三字之字头,为OEC。即全方位地对每人每天做的每一件事进行控制和清理,称之为“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管理法,即OEC模式管理法。OEC内容:总账不漏项,人人都经营,事事都创新,管事凭效果,管人凭考核。OEC框架:企业发展方向的目标系统——管理精细化到位;日清控制系统——流程控制能力到位;有效激励机制——考核激励到位。OEC风格:严、细、实、恒6S大脚印: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六个方面的自我检查站。通过检查、表彰的反复抓、抓反复,实现自主管理是把要我干变成我要干,人人成为自我经营的人。
市场链管理
实现大企业的规模、小企业的机制的统一。大小都不是美,能大能小才是美。使外部市场目标转化成内部目标;内部目标转化成每位员工的目标;把市场链的经济社会效果转化为每位员工的收入。使市场外部竞争效应内部化,建立内部市场链,实现企业机制与市场机制的整合。员工工资多少与受罚多少不由上面说了算,而是由市场说了算。方法:以海尔文化与OEC管理模式为基础,一手抓全球供应链,一手抓全球用户资源。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资金流的运行,实现“三个零”(零距离、零库存、零营运资本)。SST机制:每位员工由“对上级负责”转变为“对市场负责”,实现“索酬”、“索赔”和“跳闸”的SST机制。“索酬”是从市场链下游服务中取得回报;“索赔”是市场链下游向上游因失误造成的损失导致“违约”的索赔;“跳闸”是指出现不索赔、不索酬的故障,第三方就要跳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市场目标,没市场目标就没有存在价值。以市场链工资把员工价值观锁定在用户需求上,去创造新市场。
管理模式
张瑞敏顺应改革发展形势,探索经营管理模式,带领海尔从一家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跨国集团。2017年,全球营业额实现2419亿元,连续9年蝉联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创立“日事日毕、日清日高”OEC管理法,获得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创立“人单合一”模式,实现了我国企业管理从学习模仿到引领世界的突破。海尔集团先后被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选择牵头制定和研究大规模定制模式国际标准。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