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建明:《中国新时期反腐败历程五讲》
2025-04-08 21:32:45
《中国新时期反腐败历程五讲》
主讲人:
任建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知名廉政研究专家)
课程介绍:
任建明教授的课程《中国新时期反腐败历程五讲》源自其著作《中国新时期反腐败历程(英文版)》一书,该著作及课程在阐述腐败和反腐败具有历史性、世界性和复杂性等特点的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对腐败问题的认识深入过程,长期以来在反腐败方面所作的努力,以及在反腐倡廉方面取得的明显成效等进行总结和论述,从而表明中国共产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有信心、有能力解决好腐败问题,提高自身执政能力。
课程时长:
本课程授课时长为3小时(6小时/天)
课程大纲:
第一讲:历史性、世界性和复杂性——中国腐败问题的多面透视
1、必然性与偶然性——社会主义中国也没有天然的腐败免疫力。
2、历史性与世界性——腐败现象历史久远并散布于当今世界各个角落。
3、复杂性与危害性——众说纷纭中解析腐败现象的实质。
4、阶段性与挑战性——转型期中国腐败的“易发多发”。
第二讲:集体领导和会议决策——彰显中国反腐败的决心与特色
1、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
2、建设廉洁政治:反腐败的战略目标及其探索历程。
3、凝聚全党智慧:集体领导和会议决策制度。
4、坚持“三个自信”:持续探索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
第三讲: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作风建设上动真格
1、把作风问题当作重要问题来抓。
2、作风建设的基本内容。
3、从中央政治局做起——以上促下、以上带下。
4、大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5、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变化和希望。
第四讲:“老虎”“苍蝇”一起打——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
1、抓大而不放小:十八大以来对贪腐“大小通吃”。
2、不变中有变化:惩治腐败重点转换的三个历史阶段。
3、在法律与纪律“两个轮子”上前行:反腐败制度体系的中国特色。
4、重塑能力:自身硬才能实现零容忍。
第五讲: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以全面深化改革和系统制度建设预防腐败
1、系统谋划、主动出击。
2、源头治理:廉政风险防控。
3、建章立制:以制度制约和规范权力。
4、改革创新:以改革推动廉政建设。
结语:向着廉洁政治的宏伟目标迈进
导师介绍:
任建明:知名廉政研究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纪检监察学院兼职博士生导师,北航廉洁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监察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纪检监察学会副会长,甘肃省监察学会副会长,杭州市党风廉政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透明国际中国会员组织理事会理事、副主席,高校廉政研究与教育学会(筹)常务副会长。1989年至2006年期间,先后清华大学工学学士、工学硕士、管理学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曾在清华大学工作,先后任清华大学学生部(处)副部(处)长(4年)、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学生组组长(4年)、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党委副书记(1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办公室主任、信息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任建明主要从事廉政治理、行政管理研究。开设研究生课程有:《公共管理》《领导科学与艺术》;本科生课程有:《廉洁领导与管理》。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际项目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多项;出版专著6本,代表性著作有《腐败与反腐败:理论、模型和方法》、《交通廉政的实现模式:制度、文化和领导力》;在SSCI、CSSCI、国内核心期刊以及其他杂志和报纸上公开发表学术研究论文和评论性文章200余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的文章20余篇。专著《中国新时期反腐败历程》获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作为“著名廉政学学者”被《学术界》杂志2023年第4期列为封面学者。先后赴中央政府部门、地方政府、军地院校,为政府公务员、党政干部、纪检干部、院校纪检工作人员举行学术讲座超过25次,累计听众超过4000人次,讲座内容涉及:党风廉政与反腐败(反腐败战略、反腐败形势、国际经验)、政府职能转型、公务员制度改革、公共道德问题、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公共管理概论等等。具有多方面的行政、事务管理经验。曾作为主要成员组织召开国际会议3次,参与组织召开其他学术会议、工作会议若干。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