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莹珠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
|
详细介绍
刘莹珠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个人履历:
刘莹珠:哲学博士,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央党校高端智库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德国海德堡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德国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主持或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5项。在《东岳论坛》《中共中央党校学报》《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理论前沿》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几十篇;出版《论现代性与现代化》《资本主义与现代人的命运》等著作多部。
论文代表:
《共产党宣言》的理论内涵与当代价值,《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20年第1期;
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大众日报》2017年08月03日;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路径,《大连干部学刊》2016年第8期;
变化中的资本主义:一个当代解读,《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10期;
全面深化改革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大连干部学刊》2015年第7期;
当代西方学者究竟如何看待唯物史观,《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4年第11期;
反思判断力在康德哲学体系中的作用,《东岳论坛》2014年第9期;
党的指导思想建设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8期;
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意义及路径,《求知》2014年第7期;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与脉络,《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4年第7期;
西方马克思主义评介,《中国领导科学》2014年第2期;
形式、实质合理性与韦伯的价值无涉理论,《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不断推进党的指导思想的科学化,《大连干部学刊》2014年第1期;
实施后发战略的挑战与机遇,《开放导报》2014年第1期;
论马克斯·韦伯的“合理性”概念,《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3年第4期;
论善良意志与责任——道德判断有效的基础,《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韦伯研究中的理性化路向,《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自由主义视野中的个体,《理论前沿》2009年第20期。
著作代表:
《论现代性与现代化》,作者:刘莹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11月出版;
《资本主义与现代人的命运》,作者:刘莹珠,人民出版社2014年10月出版。
主讲课程:
《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