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猛
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
|
详细介绍
李猛
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
个人履历:
李猛:经济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主持完成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经济研究》《财贸经济》《金融研究》《世界经济研究》《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期刊全文转载。论文曾获中国经济学优秀博士论文奖,决策咨询报告曾获中央领导肯定批示;《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市委党校局级班等主体班次,该课程多次获评优秀课程。课程曾被评为全国党校系统精品课。
论文代表:
通胀形势的中外差异及其成因, 《天津社会科学》2022年第4期;
李猛: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在中国的传承与创新,《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12期;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飞地经济":发展模式和未来走向,《天津社会科学》2020年第4期;
预期寿命延长对储蓄率的影响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20年第1期;
世界"减税潮"的真与假——基于OECD国家数据的实证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
推动长三角生产一体化的两大着力点,《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9年第1期;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政策创新与市场监管协调发展研究,《社会科学》2018年第7期;
新时代我国自由贸易港建设中的政策创新及对策建议,《上海经济研究》2018年第5期;
建设中国自由贸易港的思路——以发展离岸贸易,离岸金融业务为主要方向,《国际贸易》2018年第4期;
中国自贸区法律制度构建路径探析,《中国流通经济》2018年第2期;
科技成果转化与经济发展质量提升,《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7年第5期;
劳资关系与政府债务走势——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解释,《中国人口科学》2017年第4期;
就业结构对政府债务的影响——基于OECD国家数据的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16年第3期;
世界连接CGE模型方法、研制与应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年第8期;
东道国宏观经济特征、反倾销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世界经济研究》2014年第4期;
中国反倾销跨越动机对外直接投资研究,《财贸经济》2013年第4期;
贸易摩擦、贸易壁垒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13年第4期;
居民消费行为的文化根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3年第1期;
欠发达地区技术效率变迁机制研究——以贵州为例证,《统计与信息论坛》2012年第5期;
"省直管县"改革的经济影响,《经济学家》2012年第3期;
"省直管县"能否促进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理论模型和绩效评价,《金融研究》2012年第1期;
低碳视角下中国城市化路径的思考,《新视野》2011年第3期;
能源结构约束下的技术创新与中国低碳经济困境,《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对中国房地产调控措施的反思——基于货币政策的视角,《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著作代表:
《政府债务研究》,李猛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06月出版;
主讲课程: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全国两会精神与中国经济发展》
《疫情全球化与中国经济走势》
《当前经济形势与政策》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