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信强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
|
详细介绍
信强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个人履历:
信强:1975年出生,河北邯郸人,律师,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台湾研究中心创始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浦江人才”。兼任: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复旦大学/哈佛大学两岸关系研究项目联席主任、美国芝加哥大学“芝加哥安全与恐怖主义研究项目”副主任(2014-2016),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兼职教授及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边疆海洋问题研究院兼职教授及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兼职教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专家委员,“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专家委员,全国台湾研究会理事、中国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研究会理事、上海市台湾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海峡两岸研究会副会长等。担任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编委(2020年影响因子3.748,在全球80余种“区域研究类”SSCI学术期刊中排名第2),及学术期刊《美国问题研究》副主编、《台湾研究集刊》编委、《台海研究》副主编、《边界与海洋研究》编委等。2002年6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工作。2007年7月至今担任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2008年6月至2010年10月兼任复旦大学外事处副处长,2014年4月至今担任复旦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任。2005年4月晋升副教授,2010年5月晋升教授。曾为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高等国际问题研究院(SAIS)客座研究员(2017-2018年),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Fairbank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客座研究员(2010-2012年),美国美利坚大学(American University)东亚研究中心(Center for East Asia Studies)客座研究员(2001-2002年)。2001年11月至2002年5月,担任美国国会众议院联邦众议员吉姆·麦克德莫特(Jim McDermott)立法助理,主要负责与中美关系以及美国外交政策相关的立法建议和政策评估事务。2009年7月至8月,台湾东吴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客座研究员,2006年6月至7月,台湾淡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客座研究员。2003年7至8月,入选“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精英学者”项目,受法国外交部资助赴法国交流访问。主要从事中美关系、台湾问题、美国政治与外交、海洋问题等方面的研究。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完成3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包括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国家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上海“曙光学者”项目、上海“浦江人才”项目等,以及中共中央军委、中宣部、中共中央台办及国务院台办、公安部、教育部、中国国家海洋局、国家汉办、上海市外宣办、上海市台办、上海市教委等各级部门委托的科研项目;所撰写的咨询报告得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共中央军委、中宣部、中共中央台办及国务院台办、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商务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汉办、上海市人大、上海市政协、上海市委统战部、新华社、《人民日报》等部门采纳,多次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性批示;出版中英文各类著作十余部,包括四部独著Mainland China’s Taiwan Policy: From Peaceful Development to Selective Engagement (London: Routledge, 2022)、《解读美国对台决策:国会的视角》、《“半自主”国会:美国国会外交行为模式》及《博弈“近海”:奥巴马政府的西太平洋安全政策》(即将出版);一部合著《美国国会与美国对华安全决策》,一部编著《美国国会与台湾问题》;五部译著《人、国家与战争》、《国际政治理论》、《霸权之后》、《宣传与公共意识》、《特工人生——“深喉”回忆录》等;在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Pacific Review、《世界经济与政治》《国际问题研究》《美国研究》《现代国际关系》《欧洲研究》《国际政治研究》《复旦学报》《南开学报》《太平洋学报》《台湾研究》《台湾研究集刊》《美国问题研究》等SSCI和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论文多次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多次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全国台湾研究优秀学术成果等学术奖励。曾接受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环球时报》、凤凰卫视、东方卫视、上海卫视、深圳卫视、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南华早报》、《经济学家》、“今日俄罗斯”、《费加罗报》、《读卖新闻》、《朝日新闻》、台湾“中央社”、台湾《联合报》、香港《文汇报》、香港“中评社”等海内外媒体采访数百次。先后上百次应邀赴美、英、法、德、日、韩、比利时、丹麦、瑞士、澳大利亚、朝鲜、泰国、越南、新加坡、中国台湾、香港及澳门等国家和地区访问和参加学术会议。多次参加中共中央台办及国务院台办、外交部组织的代表团,赴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地参加“1.5轨”和“2轨”会谈和调研。
论文代表:
拜登政府对台政策的嬗变与困境,《台湾研究》2022年第3期;
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台安全合作的变化,《美国研究》2021年第5期;
“中国威胁新叙事”及其对中美人文交流的影响:以特朗普时期为例,《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
特朗普政府的北极“战略再定位”及其影响,《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
政治极化与2020年美国国会选举:背景、过程与影响,《美国问题研究》2021年第1期;
“健康丝路”视角下中国与全球卫生治理,《现代国际关系》2020年第6期;
战略高危资产”:权力格局、中美关系与台湾战略角色的嬗变,《台湾研究集刊》2020年第4期;
美国国会亲台势力的回潮及其影响,《现代国际关系》2019年第7期;
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台安全合作的发展,《美国研究》2019年第1期;
“修正主义战略对手”:美国对华战略定位及策略调整,《中国评论》2018年第6期;
美国特朗普政府对台政策走向浅析,《美国问题研究》2017年第2期;
中美亚太博弈与台海局势前瞻,《中国评论》2016年第8期;
“三重博弈”:中美关系视角下的“一带一路”战略,《美国研究》2016年第5期;
中美海权博弈“二元性”刍议,《美国问题研究》2015年6月刊;
五不政策”:美国南海政策解读,《美国研究》2014年第6期;
美越安全合作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国际问题研究》2014年第6期;
“次轴心”:日本在美国亚太安全布局中的角色转换,《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年第4期;
美国TPP战略与台湾加入之前景解析,《台湾研究集刊》2013年第2期;
东亚一体化与美国的战略应对,《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6期;
建构“命运共同体”:大陆对台战略之重构,《中国评论》2009年第4期;
危机决策中的美国府会互动模式,《美国研究》2008年第4期;
中美“军事热线”的意义不宜高估,《学习月刊》2007年第12期;
美国反对台湾当局“入联公投”的动因分析,《和平与发展》2007年第4期;
行为体“身份”与对外政策:美台关系的建构主义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1期;
从“中国帮”到“台湾帮”:国会亲台议员与美台决策,《太平洋学报》2005年第5期;
监督与箝制:国会监督权与美台军售决策,《台湾研究集刊》2005年第2期;
试析台湾当局“拓展国际空间”的图谋,《现代台湾研究》2005年第1期。
著作代表:
《博弈“近海”:奥巴马政府的西太平洋安全政策》,信强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22年出版;
《解读美国对台决策:国会的视角》,作者信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获2012年第四届全国台湾研究优秀论著三等奖,并获2012年第十一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类三等奖);
《“半自主”国会:美国国会外交行为模式》,作者信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获2006年第八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类三等奖);
《美国国会与美国对华安全决策》,蒋晓燕、信强著,时事出版社2005年出版;
《美国国会与台湾问题》,孙哲、信强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人、国家与战争》,信强译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出版;
《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
主讲课程:
《海洋与当代国际关系》
《美国政治与外交决策》
《国际关系理论》(全英文授课)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