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吴忠民
中央党校一级教授,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原副主任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北京
|
详细介绍
吴忠民
中央党校一级教授,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原副主任
个人履历:
吴忠民:男,1959年10月出,青岛人,中央党校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社教研部原副主任,山东大学兼职讲席教授,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入选者,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兼任:中央联系的高级专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干部教育师资库入库专家,中央党校省部班和地厅班主讲教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社会学会副会长。1982年于山东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1985年硕士生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师从胡滨教授)。1985年至2000年在山东大学社会学系任教。1988年被破格聘为副教授;1992年又被破格聘为教授。自1995年起,历任山东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社会发展学院院长。2000年调至中共中央党校科社部工作,曾任社会学教研室主任。现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中央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公正研究、现代化研究、社会矛盾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社会学研究》《哲学研究》等重要中文学术期刊发表独立撰写的论文300余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南方周末》等重要报纸发表学术文章100余篇;另外,在重要内参发表研究报告和文章几十篇。被《新华文摘》转载30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95篇。独立撰写的代表性著作有:《社会公正论》《社会矛盾新论》《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社会公正理论十二讲》《渐进模式与有效发展》《中国社会发展论》等。主编有《发展社会学》《社会学理论前沿》《社会建设概论》等教材。先后主持承担了8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包括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另外,还主持承担了教育部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以及多项其他类别的研究项目。先后获首届中国政府出版奖提名奖、陆学艺社会学优秀成果奖、中国社会科学好文章等奖项。
荣誉奖励:
1995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7年,获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入选者。
2016年,获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2007年,《社会公正论》获得第一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由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
2013年,《社会公正理论十二讲》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原创工程奖”(由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
1994年,《历史原脉与现实走向——历史社会学研究》获“山东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颁发)。
2017年,《社会矛盾倒逼改革发展的机制分析》获得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第五届“社会学优秀成果奖”。
2016年,《社会学研究》创刊三十周年荣誉作者评选活动中获“中坚作者奖”。
2005年,《社会公正论》获第十九届华东地区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图书一等奖(华东地区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图书评选委员会颁发)。
2009年,《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获第二十三届华东地区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图书一等奖(华东地区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图书评选委员会颁发)。
2016年,《社会矛盾新论》获第三十届华东地区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图书奖一等奖(华东地区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图书评选委员会颁发)。
2023年,《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观》获《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度好文章奖。
科研课题:
1.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问题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12&ZD039。
2.现代化进程中的妥协与社会矛盾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批准号:16BSH082。
3.中国转型期促进劳资关系和谐重大问题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10ASH004。
4.社会公正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01BSH004。
5.中国社会主要群体弱势化问题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04BSH018。
6.中国现阶段社会公正问题的多层面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07BSH065。
7.中国现阶段贫困群体的历史社会学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97BSH006。
8.中国乡镇社区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批准号:93CSH004。
9.社会公平与社会政策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5年度重大项目。批准号:05JJD840148。
论文代表:
论影响现代化道路选择及其成败的重要因素,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23年第2期;
如何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3年第2期;
论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观,《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第7期;
论"共同富裕社会"的主要依据及内涵,《新华文摘》2021年第22期;
中国传统文明及演化逻辑研究述论,《东岳论丛》2021年第12期;
应当高度重视城市化的有机生长性问题,《学术界》2019年第7期;
社会公正与中国现代化,《社会学研究》2019年第5期;
论现代社会矛盾纠纷的解决,《党政干部参考》2018年第21期;
中国道路与现代化内生动力,《中共党史研究》2018年第10期;
有效的社会合作何以愈益离不开社会公正——论社会公正与社会合作的关系,《教学与研究》2018年第7期;
新时代条件下社会建设的主要着力点,《党政干部参考》2018年第6期;
普惠性公正与差异性公正的平衡发展逻辑,《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9期;
对社会公正的不当追求及其负面效应,《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7年第5期;
改善民生应当遵循的几个规律,《社会政策研究》2017年第1期;
历史责任感:改革发展的不竭动力,《学习月刊》2016年第15期;
社会矛盾、社会建设与社会安全,《学习与探索》2016年第12期;
非物质利益因素对社会矛盾加重与否的影响分析,《党政干部参考》2016年第12期;
论社会建设的四大基础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年第4期;
社会矛盾倒逼改革发展的机制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
积极促进现代价值理念与发展动力的契合,《哲学研究》2014年第8期;
应当区分两种类型的贫富差距,《党政干部参考》2014年第7期;
人民内部矛盾理论需要反思,《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4年第3期;
公平正义是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观的形成及基本内容,《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年第2期;
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社会矛盾特征比较研究,《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10期;
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凸显的原因分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第6期;
改善民生关乎强基固本,《中共党史研究》2013年第2期;
以社会公正奠定社会安全的基础,《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4期;
中国现阶段官民矛盾问题的特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内部版)》2011年第5期;
平等新探,《中国社会科学(内部版)》2011年第3期;
藏富于民的时代意义及实现路径,《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11期;
改革开放以前30年自由和平等的演进及问题,《东岳论丛》2010年第10期;
一些重要的特色统计指标明显缺失,《农村工作通讯》2010年第2期;
突破社会公正的瓶颈,《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07年第3期;
立足社会公正 优化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社会公正研究的现状及趋向——近年来国内学术界社会公正研究述评,《学术界》2007年第2期;
公正新论,《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城市居民的社会流动,《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00年第2期;
城市居民的社会流动,《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关于"祖国亲情工程"的设想,《理论与现代化》1997年第10期。
著作代表:
《中国现代化新论》,作者:吴忠民,商务印书馆2023年06月出版;
《当代中国重大社会问题概论》,作者:吴忠民、王道勇,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1年03月出版;
《发展社会学》(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作者:吴忠民、江立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05月出版;
《社会公正论》,作者吴忠民,商务印书馆2019年01月出版;
《社会建设概论》,作者:吴忠民、李慧英、王道勇,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年08月出版;
《社会学理论前沿》,吴忠民、杨敏、王道勇编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5年10月出版;
《社会矛盾新论》,作者:吴忠民,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06月出版;
《新形势下中国重大社会矛盾问题分析》,作者:吴忠民、林梅、王道勇,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
《社会公正理论十二讲》,吴忠民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
《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吴忠民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04月出版;
《渐进模式与有效发展:中国现代化研究》,作者:吴忠民,东方出版社1999年05月出版。
讲座课题:
《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如何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