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河
经济学家、三农专家,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原副院长。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北京
马晓河
经济学家、三农专家,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原副院长,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成员,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兼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会长,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理事等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研究领域:
马晓河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分析、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体制改革等深入研究。
人物履历:
马晓河,男,1955年出生,198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后在南京农业大学经贸学院深造,获博士学位。曾在北京市计委工作,历任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室主任、副所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是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改革特别农业农村改革推动者之一,也是新时期主张改革需要顶层设计的知名专家。现任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兼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会长,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理事等职。199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成为中央直接联系的高级专家。近年来,专注于体制改革和中等收入转型问题研究,提出中国结构转型进入加快期,下一步改革需要顶层设计。从1993年参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政策措施》([中发1993]11号文)文件工作开始,历经1994-2011年8个中共1号文件起草工作,并参加了十七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工作;2008年1月在第十七届中央政治局第三次学习会上,就关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问题进行了讲解。
学术论文:
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问题;
加入WTO后谁在大宗农产品贸易中受益;
高成本时代农业的路怎么走;
我国工农业发展比例关系的研究;
对当前经济形势判断与今后宏观政策的思考;
对低收入者与高收入者之间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分析;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战略选择;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端产业;
城镇化是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中国结构转型进入加快期;
改革需要顶层设计;
从“三个赛跑”看进一步改革开放的紧迫性;
城镇化是新时期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从两对变量变化看经济结构调整的难度;
关注穷人和帮助穷人;
论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
现阶段流动性过剩的成因与建议;
当前全球化条件下我国经济安全与重大产业战略研究;
中国梦:迈向发达的高收入国家。
著作代表:
《转型与发展》
《结构转型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国产业结构变动与产业政策演变》
《迈过“中等收入陷阱”的需求结构演变与产业结构调整》
核心课程:
《当前经济形势与政策趋向》
《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