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原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研究馆员
单霁翔:男,1954年7月出生,江苏江宁人,研究馆员,高级建筑师,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故宫学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原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级),故宫博物院原院长,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青城山—都江堰文化遗产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传统文化咪咕研究院荣誉院长,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考取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师从两院院士吴良镛教授,2008年获工学博士学位。1992年1月至1994年5,任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副局长;1994年5月至1997年8月任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1997年8月至2000年1月,任中共北京市房山区委书记;2001年1月至2002年8月,任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2002年8月,任文化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2012年1月,任文化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党委书记(2013年2月不再兼任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任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级)、故宫博物院院长;2018年12月,受聘为东南大学首批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2019年5月,受聘为故宫博物院故宫学院院长;2021年2月,任北京东城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单霁翔积极推动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的实施,例如长城保护工程、故宫整体维修保护工程等,推动三峡工程、南水北调等国家重点工程中的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推动建立全国文物保护工程资质,组织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推动工业遗产、乡土建筑、20世纪遗产、文化景观、文化线路等文化遗产保护新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已在《当代中国与世界》《艺术品鉴》《建筑学报》《敦煌研究》《文博学刊》《中国博物馆》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超过100余篇,出版《栋梁梁思成》《人居北京:唤醒工业遗产》《京都古迹大观》等多部著作。2005年3月获美国规划协会“规划事业杰出人物奖”,2014年9月获国际文物修护学会“福布斯奖”,2016年获“中华文化人物”奖 ,2019年获“影响中国”2018年度人物,2024年11月入选首届北京大视听“京琅琊”人才名单。
文化的力量——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新世纪智能》2021年27期;
承认,尊重与保持文化多样性认识、保护与传承中华文明,《当代中国与世界》2021年第1期;
技术改变了故宫,《浙商》2019年第13期;
文化遗产必须"活"在当下,《决策探索》2019年第11期;
文化的力量:文创十条,《东方文化周刊》2019年第6期;
即将600岁的紫禁城正青春,《艺术品鉴》2019年第1期;
建立故宫古建筑研究性保护机制的实践——写在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开工之际,《建筑学报》2018年第11期;
匠心仁者——一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追求与梦想,《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8年第5期;
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中国博物馆》2018年第2期;
故宫,一个活态的生命体,《中国纪检监察》2018年第1期;
坚定文化自信,做中华传统文化的忠实守望者,《文博学刊》2018年第1期;
世界文明格局演进与文化遗产保护战略,《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年第7期;
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博物院》2017年第1期;
格物致知、经世致用——郑欣淼先生与故宫学,《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7年第1期;
保护传承民族"活态文化"的生态博物馆,《生态文明世界》2017年第1期;
建立故宫古建筑研究性保护机制的思考 以"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为例,《紫禁城》2016年第12期;
创作更多"新而中"的建筑, 《建筑设计管理》2016年第5期;
管理——博物馆成功之基,《国际博物馆》2016年第Z1期;
紫禁城百年大修与“平安故宫”工程概述,《建筑遗产》2016年第2期;
建设21世纪文化艺术的丝绸之路,《党政干部参考》 2015年10期;
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博览群书》2015年第5期;
《故宫保护总体规划》的意义及实施对策,《故宫博物院院刊》2015年第5期;
数字化——在文化遗产与公众间架设跨时空桥梁,《世界遗产》2014年11期;
从重“物”到“人”“物”并重——博物馆社会服务理念的提升,《上海文博论丛》2014年第3期;
民俗博物馆建设与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华文化论坛》2014年第2期;
博物馆使命与文化公共权益保障,《四川文物》2014年第1期;
博物馆市场营销是一把"双刃剑",《故宫博物院院刊》2013年第4期;
进入服务时代的博物馆管理,《敦煌研究》2013年第3期;
平安故宫、千秋大计——故宫博物院“平安故宫”工程概述,《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3年第3期;
博物馆科学技术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南方文物》2013年第2期;
单霁翔:故宫管理和故宫文化,《世界遗产》2013年第1期;
活着的20世纪建筑遗产亟待保护,《建筑》2012年第22期;
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建筑创作》2012年第2期;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新疆文物事业繁荣发展,《中国文化遗产》2011年第4期;
社区博物馆的社会职能初探,《建筑与文化》2011年第2期;
实现考古遗址保护与展示的遗址博物馆,《博物馆研究》2011年第1期;
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与城市文化,《中原文物》211年第1期;
实现保护性再利用的旧址博物馆,《东方博物》2011年第1期;
关于新时期博物馆功能与职能的思考,《中国博物馆》2010年第4期;
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与社会教育,《东南文化》2010年第4期;
乡村类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探索与实践,《中国名城》2010年第4期;
浅析城市类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中国文化遗产》2010年第2期;
大型考古遗址公园的探索与实践,《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0年第1期;
文化景观遗产的提出与国际共识(二),《建筑创作》2009年第7期;
大遗址保护及策略,《建筑创作》2009年第6期;
让大遗址保护,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文化遗产》2009年第4期;
关注新型文化遗产"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9年第3期;
论中国大型古代城市遗址的整体保护,《东南文化》2009年第2期。
《栋梁梁思成》,作者单霁翔,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2年10月出版;
《国匠·吴良镛》,单霁翔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2年06月出版;
《人居北京:唤醒工业遗产》,作者单霁翔,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2022年01月出版;
《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作者单霁翔,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06月出版;
《京都古迹大观》,作者单霁翔 ,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10月出版。
《匠者仁心:故宫博物院的追求与梦想》
《匠者仁心: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
《什么才是好的博物馆》
《网红故宫是怎样炼成的》
《坚定文化自信,做中华传统文化的忠实守望者》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忠实守望者,再谈文化遗产保护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