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晶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
张晓晶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个人履历:
张晓晶:男,1969年9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CNBS)主任 ,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1988年至1995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学士、硕士,1998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1998年至2000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曾先后赴瑞典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哈佛大学与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从事学术访问,并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合作研究。长期从事宏观经济金融形势跟踪分析;领衔编制并发布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与及季度宏观杠杆率,该成果已成为分析研判国家能力、财富构成与债务风险的权威依据,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不平等数据库(WID)以及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等顶级学术期刊论文所引用,并进入国际知名的CEIC全球数据库。参与、主持“十一五”至“十四五”时期五年规划的研究与评估工作;主持中财办重大委托课题及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出版《符号经济与实体经济:金融全球化时代的经济分析》《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系列)》等专著;在《金融评论》《经济学动态》《国际经济评论》《中国金融》《经济研究》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超过200余篇。荣获的奖项有: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首届“孙冶方金融创新奖”、第五届“中国软科学奖”和第六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
科研项目:
1.中财办重大委托项目“适应我国发展阶段的新发展经济理论研究”,2015-2016,主持人;
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研究”,2013-2016,首席专家;
3.国家社科基金委托项目“国家决策咨询点”:2013-2016,首席专家;
4.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快速增长过程中的风险积累与防范:发展方式转变的存量视角研究”,2012-2015,主持人;
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完善宏观调控体系”,2008-2010年,首席专家。
论文代表:
稳字当头优化宏观杠杆率结构,《中国金融》2022年第9期;
我国中长期增长的预测、挑战与应对,《世界社会科学》2022年第5期;
汲取国际经验走中国自主的金融发展道路,《开发性金融研究》 2022年第3期;
构建中国特色的预期管理,《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
国家大账本:21世纪中国经济的“存量赶超”,《中国经济报告》2021年第2期;
宏观杠杆率与跨周期调节,《中国金融》2021年第5期;
新发展格局下的金融变革,《金融评论》2021年第1期;
中国宏观金融网络与风险:基于国家资产负债表数据的分析,《世界经济》2020年第12期;
宏观分析新范式下的金融风险与经济增长:兼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冲击与在险增长,《经济研究》2020年第6期;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经济学动态》2020年第5期;
新冠疫情冲击下稳增长与防风险的艰难平衡,《国际经济评论》2020年第2期;
稳增长与稳杠杆的平衡,《中国金融》2019年第18期;
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将继续稳健前行,《人民日报》2019年10月31日;
现代货币理论及其批评——兼论主流与非主流经济学的融合与发展,《经济学动态》2019年第7期;
债务高企、风险集聚与体制变革——对发展型政府的反思与超越,《经济研究》2019年第6期;
信贷、杠杆率与经济增长:150年的经验和启示,《比较》2019年第1期;
结构性去杠杆:进程、逻辑与前景——中国去杠杆2017年度报告,《经济学动态》2018年第5期;
扭曲、赶超与可持续增长——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新审视,《经济研究》2018年第1期;
让新发展理念在新时代开花结果,《人民日报》2017年12月13日;
国家资产负债表视角下的金融稳定,《经济学动态》2017年第8期;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原则,《劳动经济研究》2017年第4期;
正确认识去杠杆,《中国金融》2016年第21期;
金融周期与创新宏观调控新维度,《经济学动态》2016年第7期;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际经验与中国出路,《国际经济评论》2015年第6期;
探索宏观经济政策新框架,《比较》2015年第4辑(总第79辑);
经济新常态下宏观调控创新与演进,《学习时报》2015年06月29日;
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逻辑与前景,《经济研究》2015年第5期;
试论中国宏观调控新常态,《经济学动态》2015年第4期;
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与路径选择,《开放导报》2014年第3期;
美国制造业回归的真相和中国的应对,《求是》2014年第12期;
化解产能过剩更要注重供给管理,《求是》2014年第1期;
重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的探索与争论,《比较》2013年第3期;
慎用需求管理 加强供给管理,《比较》2013年第3期;
宏观经济政策的新工具:资产负债表分析,《比较》2013年第3期;
主流经济学危机与中国经济学的话语权,《经济学动态》2013年12期;
增长放缓不是狼来了:中国未来增长前景展望,《国际经济评论》2012年第4期;
中国主权资产负债表及其风险评估(下),《经济研究》2012年第7期;
中国主权资产负债表及其风险评估(上),《经济研究》2012年第6期;
实现物价调控目标:机遇与挑战并存,《求是》2011年第12期;
实现稳增长、控通胀与调结构的动态平衡,《中国金融》2011年第15期;
滞胀成因的重新审视与中国的滞胀风险,《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7期;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宏观调控,《经济研究》2010年第11期;
西方主流经济学面临危机,《人民日报》2010年9月2日;
欧债危机的成因、演进路径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开放导报》2010年第4期;
宏观调控目标的“十一五”分析和“十二五”展望,《经济研究》2010年第2期;
宏观经济构筑新上升周期,《人民日报》2010年3月01日;
主流宏观经济学的危机与未来,《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12期。
著作代表:
《中国金融报告2021:稳字当头擘画金融发展》,张晓晶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出版;
《中国金融报告2020:新发展格局下的金融变革》,张晓晶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03月出版;
《2020与黑天鹅共舞:新分析范式下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平衡》,张晓晶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03月出版;
《发展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探究》,作者:蔡昉、张晓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06月出版;
《中国经济改革的大逻辑》,作者:张晓晶、常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
《论新常态》,作者:李扬、张晓晶,人民出版社2015年出版;
《失衡与再平衡:塑造全球治理新框架》,作者:李扬、张晓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12月出版;
《改革年代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刘霞辉、张平、张晓晶编著,格致出版社2008年11月出版;
《符号经济与实体经济》,作者:张晓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
《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作者:樊纲、张晓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2000年出版。
讲座课程:
《资产负债表视角下的中国发展——潜力与挑战》
《国家资产负债表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分析》
《中国宏观金融分析》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