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教峰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个人履历:
潘教峰:男,1967年生,山东人,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研究室–中国科学院共建的中国创新战略和政策研究中心共同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兼任: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副会长,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科技评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科学和技术战略研究与培训中心(CISTRAT)理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198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数学系获运筹学学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获工学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战略、创新政策、智库科学与工程。先后主持60余项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有关部门的决策咨询、政策研究、战略研究重大和重点课题,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决策咨询成果和理论成果。如,具体组织了《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科技发展路线图战略研究与系列报告出版。多次参加中央主要领导同志科技讲话基础稿的起草。参加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新兴产业规划战略研究和编制,科技体制改革研究、政策法规制订和文件起草。原创性提出智库研究基本逻辑体系、DIIS-MIPS双螺旋法、智库科学与工程。主笔的研究报告、政策建议和学术文章200余篇;合著或主编《科技革命与中国的现代化——关于中国面向2050年科技发展战略的思考》《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A Roadmap to 2050, Strategic General Report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国际科技竞争力比较研究》《应对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程的政策研究》《中国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到未来产业》《铸"基"未来:新型基础设施赋能新发展》《智库双螺旋法应用》(一)(二)(三)等20余本著述。荣获“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论文代表: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科创动力,《中国人大》杂志2024年第7期;
加强基础研究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3年05期;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内在逻辑、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科教发展研究》2023年第5期;
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到未来产业:新方向、新问题、新思路,《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3年03期;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及成效,《科技导报》2022年20期;
智库双螺旋法的"十个关键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2年02期;
新基建十大战略方向,《瞭望》2020年第3期;
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思考和建议,《政策瞭望》2019年第7期;
科技革命与我国战略选择,《时事报告》2017年第9期;
科技智库研究的DIIS理论方法,《中国科学报》2017年第1期;
中国加速迈向世界创新中心,《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年17期;
以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引领未来创新发展方向,《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年08期;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让社会财富不断涌流,《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4年第1期;
发展知识服务,推动全面转型,《图书情况工作》2012年第2期。
著作代表:
《铸“基”未来—新型基础设施赋能新发展》, 潘教峰、王晓明等,科学出版社2021年11月出版;
《中国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2019》,潘教峰主编,科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
《国际科技竞争力研究报告》,作者潘教峰等,科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
主讲课题:
《科技创新之路》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认识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