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峰
著名化学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秘书长。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北京
陈建峰
化学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秘书长,被誉为汉膜之父。
研究领域:
陈建峰长期从事纳米材料和超重力技术领域的研究 。
人物履历:
1965年08月29日,陈建峰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
1982年09月—1986年07月,就读于浙江大学基本有机化工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6年09月—1992年07月,就读于浙江大学化学工程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1992年10月—1994年06月,在浙江大学化工系工业控制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4年07月—2000年06月,担任北京化工大学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1996年,晋升为教授。
1997年,被评聘为博士生导师。
1997年—1998年,担任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化工系客座教授。
1999年02月—2000年06月,担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环境科技研究院研究员。
2000年07月,担任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院长。
2002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00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1年10月,担任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化工大学)主任。
2015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7年04月,担任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中共北京化工大学委员会常委。
2018年06月,担任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秘书长。
2022年7月,任中国工程院第八届主席团成员。
荣誉表彰:
2004年3月,获得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2008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青年创新奖);
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6年,获得推动“北京创造”科技领军人物荣誉称号;
2017年5月,获得第一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2017年,获得第八届中国高校霍英东青年教师奖国家;
2017年,获得“863”计划十五周年突出贡献先进工作者;
2017年,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创新标兵称号。
学术成就:
提出微观混合反应工程理论,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并开拓了超重力反应工程新领域,创建了超重力技术平台和新装备,成功应用于百万吨级高端化学品和纳 米材料制造、脱硫环保、海洋工程、能源等流程工业中,节能减排、高品质化效果显著,技术和装备出口欧美等。发表SCI论文4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60 余件。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2002, 2012)、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7),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016)等。获全国首届创新争先奖、何梁何利基金创新奖、 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为使我国超重力技术由合作跟踪到国际工业引领的重大转变做出了突出贡献。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