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逢春
新能源汽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 。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mingca2017@163.com

驻地:北京
孙逢春
新能源汽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校长顾问 ,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 。
研究领域:
孙逢春院士是中国电动车辆工程科技的主要开拓者之一,长期致力于电动车辆总体设计理论、系统集成与控制、一体化电驱动与传动、充/换电站基础设施及运行健康管理等技术研究 。
人物履历:
1958年6月,出生于湖南临澧;
1978年2月,考入湖南大学基础课部工程力学专业,并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 ;
1982年1月,考入北京工业学院车辆工程系;
1984年8月,从北京工业学院获得车辆工程硕士学位后,继续在该校攻读博士学位;
1987年8月,前往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车辆研究所联合培养;
1989年8月,获得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先后担任振动研究室讲师、副教授和主任;
1994年6月,担任国防科工委—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技术开发中心教授、主任,并入选国家教委全国“跨世纪人才计划”;
1997年5月,担任国防科工委—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技术开发中心电动车辆技术开发中心副院长、中心主任、教授;
1998年5月,担任国防科工—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技术开发中心院长、中心主任、教授,获得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 ;
1999年4月,担任北京理工大学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电动车辆工程技术中心院长、中心主任、教授,并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2年8月,担任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
2009年2月,担任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教授;
2014年1月,担任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教授;
2015年6月,顺利进入中国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选的有效候选人第二轮评选。
2016年2月,担任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新能源汽车运行国家监管平台主任、教授;
2017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2023年4月,担任中国汽车研发软件产业创新联盟联席理事长。
成果奖项:
2004年,一种电动车辆动力系统关键技术产品及其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008年,纯电动客车关键技术及在公交系统中的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9年,履带装甲车辆电传动系统关键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007年,北京奥运电动客车开发及关键技术推广应用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10年,电动车辆充电站关键技术及工程化应用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3年,系列化纯电动专用车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荣誉称号:
1991年,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
1992年,获得全国优秀教师;
1996年,获得北京市五四奖章;
2000年,获得北京市先进工作者;
2000年,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
2005年,获得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
2008年,获得科技奥运先进个人;
2011年,获得“北京创造”十大科技人物。
学术成果:
孙逢春曾任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总体组专家,北京市“科技奥运”电动汽车开发、产业化及示范运行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十余项国家级科学研究项目。
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以及省部级奖励多项 。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