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惟敏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
庄惟敏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个人履历:
庄惟敏:男,1962年10月生,上海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国际建协(UIA)职业实践委员会联席主席。1985年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获学士学位,1992年获博士学位。1992年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曾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90年代初率先创建中国建筑策划理论,研发设计决策平台,率先实践全过程工程咨询,践行“前策划-后评估”的设计全体观。“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型建筑工程前策划 - 后评估智能化关键技术” 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面向碳中和的建筑设计理论和方法”项目负责人;曾主持中国美术馆改造工程、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游泳跳水馆、北京奥运会国家射击馆、飞碟靶场和柔道跆拳道馆、华山游客中心、北川抗震纪念园幸福园展览馆、钓鱼台国宾馆3号楼及网球馆工程、国家会展中心、香山革命纪念馆、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九寨沟景区沟口立体式游客服务设施等重大工程的设计工作,设计作品多次获国家金、银、铜奖及国际奖项。著有《建筑策划导论》《建筑策划与设计》《建筑策划与后评估》《后评估在中国》《国际建协建筑师职业实践政策推荐导则》《环境生态导向建筑复合表皮设计要点及工程实践》《筑记》等专著12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2008年国家授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2012年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奖;2012年获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称号;2018年获梁思成建筑奖;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23年清华大学新百年教学成就奖。
论文代表:
情感语义视角:街区更新后评估方法应用研究,《建筑学报》2020年第10期;
土高原地区传统靠崖窟的立面空间研究,《建筑学报》2020年第5期;
需求导向的“前策划-后评估”全过程运作管理逻辑及应,《建筑学报》2020年第5期;
建筑使用后评估 基本方法与前沿技术综述,《时代建筑》2019年第4期;
技术的节制与日常的介入:以超高层建筑为例,《建筑学报》2019年第3期;
为乡村而设计:建筑策划方法体系的对策,《建筑学报》2019年第2期;
空间组构与空间认知,《世界建筑》2018年第3期;
信息时代人与建成环境交互问题研究及破解分析,《建筑学报》2017年第11期;
“游荡者”——基于平民视角的建成环境研究载体,《建筑学报》2016年第12期;
建筑策划信息模型(APIM)——一个合理设计的保障,《建筑学报》2016年第7期;
行政建筑的时代特质与地域性表达——玉树州行政中心设计,《建筑学报》2015年第7期;
当代全球视野下的建筑策划发展现状,《住区》2015年第4期;
开放式建筑设计教学的新尝试,《世界建筑》2014年第7期;
型的思考——以2008北京奥运会柔道跆拳道馆赛后利用为例,《世界建筑》2013年第8期;
2008年奥运会柔道跆拳道馆(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设计,《建筑学报》2008年第1期;
2008奥运会北京射击馆建筑设计,《建筑学报》2007年第10期;
关于建筑创作的泛意识形态论——“实验的作品”与“商业的产品”,《建筑学报》2003年第2期。
著作代表: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践与创新》,作者:庄惟敏、唐燕,中国城市出版社2022年10月出版;
《建筑策划与后评估》,作者:庄惟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庄惟敏2018年出版;
《后评估在中国》,作者:庄惟敏、梁思思、王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庄惟敏2017年11月出版;
《建筑策划与设计》,作者:庄惟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庄惟敏2016年04月出版;
《雪域宗山》,作者:庄惟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庄惟敏2015年04月出版;
《筑.记》,作者:庄惟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庄惟敏2012年10月出版;
《建筑策划导论》,作者:庄惟敏,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庄惟敏2000年6月出版。
讲座课题:
《设计的科学决策探索与实践》
《设计定义未来》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