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剑雄
复旦文科资深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香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长
个人履历:
葛剑雄,1945年12月生,浙江绍兴人,复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香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长,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政府参事,民革中央委员。著名的历史地理专家,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市政协常委,《百家讲坛》、《开讲啦》主讲嘉宾之一,央视与凤凰卫视合作的大型纪录片《走进非洲》主持人之一,湖南卫视《非常靠谱》节目嘉宾,知识考古节目《隐秘的细节》特邀嘉宾。是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史、人口史、移民史等方面研究的著名专家。著有《西汉人口地理》《中国人口发展史》《普天之下:统一分裂与中国政治》《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简明中国移民史》合著)《中国移民史》《往事与近事》《泱泱汉风》《未来生存空间·自然空间》《悠悠长水:谭其骧前传》《悠悠长水:谭其骧后传》《葛剑雄自选集》《行路集》《碎石集》《千秋兴亡》《长城的价值》等总著作;在《探索与争鸣》《江汉论坛》《环球人文地理》《图书馆杂志》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作品获“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理论研讨会”论文奖、“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郭沫若史学奖”等。曾参加中国“人文学者南极行”活动,多次在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国际著名高等学府进行学术交流。本人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
论文代表:
历史地理环境与中华文明,《江汉论坛》2023年第2期;
河流与人类文明的起源及发展,《环球人文地理》2022年第3期;
地名、历史、文化,《书摘》2022年第6期;
黄河:中华民族的魂,、中华民族的根,《发展》2022年3期;
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世纪》2022年02期;
河流与人类文明,《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01期;
以知识分子的担当关照现实,《教育家》2021年07期;
病毒可能常在,规划需要创新,《城乡规划》2020年03期;
江南文化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作用,《江苏地方志》2020年第1期;
三江源与中国文明,《商周刊》2019年第8期;
丝绸之路与西南历史交通地理,《思想战线》2109年第2期;
从"苏松常太"到"沪苏锡常",《探索与争鸣》2019年第2期;
江南文化的历史地理启示,《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9年01期;
大运河的"恢复"与长城的修复,《书摘》2018年第8期;
"一带一路"与古丝绸之路有何不同,《档案与社会》2018年第4期;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问题:教训及启示——怎样看待民族史研究及其研究成果,《探索与争鸣》2018年第1期;
为何得了天下就成了暴君,《文史天地》2017年第12期;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北京",《中外文摘》2017年第11期;
丝绸之路历史回眸,《文明》2016年第5期;
善用传统文化的现实转化,《党政干部参考》2016年第2期;
中国梦与传统文化,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5年第12期;
拉利贝拉的宗教奇迹, 《环球人文地理》2015年第8期;
从战后中日关系反思中国外交战略之得失,《探索与争鸣》2015年第5期;
黄河文明的不可替代性,《环球人文地理》2014年第12期;
被高估的民国学术,《决策探索》2015年第2期;
统一的范围越大越好吗?《书摘》2014年第3期;
拿什么样的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新华月报》2013年第5期;
从未实行过的九州制,《环球人文地理》2013年第2期;
城市应该有延续文脉的自觉性,《环球人文地理》2012年第19期;
中国的地域文化,《贵州文史丛刊》2012年第2期;
上海在近代中国的地位,《图书馆杂志》2011年第8期;
上海石库门建筑群保护与更新的现实和建议,《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20世纪中国移民史的阶段性特征,《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2期;
学术腐败、学术失范与学风不正:探究与思考, 《民主与科学》2010年第2期。
著作代表:
《中国人口发展史》,作者葛剑雄,四川人民出版社2020年05月出版;
《葛剑雄说城》,作者葛剑雄,河北教育出版社2022年06月出版;
《葛剑雄写史: 中国历史的二十个片断》,作者葛剑雄,上海书店出版社2022年03月出版;
《不变与万变:葛剑雄说国史》,作者葛剑雄,岳麓书社2021年01月出版;
《黄河与中华文明》,作者葛剑雄,中华书局2020年10月出版;
《近忧远虑》,作者葛剑雄,华夏出版社2015年04月出版;
《西汉人口地理》,作者葛剑雄,商务印书馆2014年08月出版;
《统一与分裂》,作者葛剑雄,商务印书馆2013年08月出版;
《碎石集》,作者葛剑雄,学苑出版社1999年07月出版;
《葛剑雄自选集》,作者葛剑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01出版。
讲座课题:
《文化何以自信》
《中国人口三千年》
《户籍制度的前世今生》
《两岸关系的历史和未来》
《中国统一的历史和未来》
《千秋兴亡:葛剑雄讲中国史》
《地理环境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从天下到世界——上海世博会的启示》
《历史地理前沿:对历史地理学科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