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涵
著名中学校长,北京一零一中学原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导师,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优秀校长、优秀教育工作者。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北京
郭涵
著名中学校长,北京一零一中学原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导师,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优秀校长、优秀教育工作者,改革开放30年北京教育功勋人物,全国学校德育管理先进个人,全国十大推动读书模范人物。
郭涵,原北京一零一中学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导师,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优秀校长、优秀教育工作者,改革开放30年北京教育功勋人物,全国学校德育管理先进个人,全国十大推动读书模范人物。曾获首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奥运会、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特殊贡献奖等众多荣誉。担任一零一中校长十多年来,秉承历史名校北京一零一中光荣革命传统,全面提升学校办学质量,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全国基础教育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2012年1月9日,郭涵校长获得“金粉笔”年度人物奖。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于2018年9月光荣退休。
主要履历:
1974年,郭涵还是一零一中的一名中学生。高中毕业后插队,回来后选择当了一名老师。1978年参加高考,报考了首都师范大学,因为当时规定任职老师只能报考师范院校。1982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一所普通学校教书。尔后,担任海淀区教科所副所长。1999年至2018年9月担任北京一零一中党总支书记、校长,先后荣获首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全国十大推动读书人物等荣誉与称号。
教育理念:
(1)基础教育的责任在于促进每一名学生生命个体的健康成长。
所以基础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单是追求学校的全面发展。校长办学要尊重科学与规律,努力适应并推动人的身心发展,追求理念和行动的统一。
(2)学校应该培养具有担当意识和能力的未来人才。
重视培养学生为自己、为国家和社会乃至民族与人类,承担责任的意识和能力。这样的人应该品行高洁、基础宽厚、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勇于创新,具有社会责任感、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发展”。
(3)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
学校应该通过德育与教学课程的和实施,唤醒学生自我教育与自主发展的潜能,激发和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要求、自我践行、自我评价的能力。她带领老师们摸索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学生参与体悟为主的全方位立体德育模式。设计和构建了学校的课程体系,推动教学模式的深层变革,培养研究型的教师团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学校的文化建设是一个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学校不只是知识传递的站点,更应该是文化传承的中心,我们的学生不能只有知识没文化,教师不能只教知识不传递文化。学校要注意的学校文化的提炼和培育,有文化传统的学校才能培养出独特气质的优秀的人。
(5)教育的创新要立足于教育规律,学校的特色发展要结合自身特点。
教育工作者应该经常反思和审视教育的本质,守住教育的根基,守正出新。就是要继承好的办学传统、坚持教育的规律、因地制宜的创造性地发展教育。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内生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著作代表:
《根植大地的教育变革与实践》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