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永志:《深刻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意义》
2025-04-09 11:04:55
作者:侯永志(第十四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原部长)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是推动新时代国家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遵循的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关系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何看待与理解高质量发展这个问题呢?侯永志认为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一、高质量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
对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可以在供求体系、经济运行稳定性等国民经济的范畴内来理解,也可以从区域经济和企业的中观和微观层面来讨论。但从最抽象的意义来说,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同时解决四大关键问题,即把效率、公平、安全和持续发展有机统一于国家现代化过程中。
首先,高质量发展要解决经济运行的效率问题,要以最少的要素投入,实现最大的经济产出。其次,高质量发展要解决发展的公平性问题,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要增进公平,没有公平就不会有持续的效率提升。再次,高质量发展要解决发展的安全性问题,发展没有安全性,也不可能永续下去,特别是在当前中美全方位战略博弈的背景下,安全问题尤为重要。最后,高质量发展要解决永续推进问题。持续发展不仅涉及资源环境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最重要的是关乎发展的永续性。经验表明,决定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的不是经济增速一时的高低,而是经济在适宜速度上的持久性增长。这是系统工程,既涉及需求,又涉及供给;既涉及资本积累,又涉及创新能力;既涉及内循环,又涉及外循环。
总之,效率、公平、安全和持续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四大核心要义,四者是互相关联、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推进提升效率的改革时,要考虑效率对公平、安全和持续发展的影响,以此可以类推。只有这样,才能把改革进行到底,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最终建成现代化强国。
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其基础性支撑是科技创新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是要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对现代化经济体系最广义的理解,它涉及一个经济体全部的运行逻辑问题。为了使问题更聚焦,我们可以在生产力层次上对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讨论。当然,从生产力层次上理解现代化经济体系,并不仅仅是基于“国家能否生产高端芯片、能否生产大飞机”等直观印象。实际上,生产力层次上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复杂而多元的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支撑经济发展的主体技术。从中国当前的情况来看,技术及其所决定的生产力水平是多层次的,从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到人工智能,在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时,需要明确支撑社会生产的主体技术是什么。
二是经济活动的产业类别及其相互关系。理清经济活动的产业类别及其相互关系,需要明确哪些产业在三次产业中居于主导地位,哪些产业在制造业中居于主导地位,哪些产业在服务业中居于主导地位。在开放条件下,还要明确产业体系的完整性需要达到的水平。产业领域有很多复杂和具体的问题需要讨论,但首要的是基础产业要强大,国民经济的核心产业和关键部门不能受制于人。
三是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生产和提供的具体方式。在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生产过程中,利用不同的生产工具及方式,效率显然不一样,甚至会影响到发展的公平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随着新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生产和提供方式不断出现,推动效率变革,也影响着生产过程中的利益关系调整。
四是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考察经济体系的现代化程度,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是一个重要的维度。现代化经济体系,要以合理的经济活动空间布局为支撑。其一,各地区发展具有较高的均衡性。其二,经济活动聚集和分散适宜,没有出现过度分散的现象或者效率低下的过度聚集现象。其三,各地区之间分工合理,区际分工更多地体现为产品内、价值链上的分工,各地产业一体化程度较高。
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主要和关键的着力点,就是如何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越来越强大的技术支撑。它涉及技术的革新和创造,以及新技术在社会再生产各领域广泛而深入的应用。其他工作,如体制改革、人才培育、政策设计等,都要围绕这一主线展开。
三、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体制机制作保障
在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比以往更为复杂,受到的约束比以往更加突出,发展对体制机制的要求比以往更高,原先适用于高速增长阶段的体制机制的一些方面已经不适应实现高效、公平、安全和持续发展的要求。制度质量的高低会影响到交易成本、资源配置效率和政策效果,高质量发展需要有高质量的经济体制来保障。
在高速增长阶段,突出“效率优先”,的确有助于实现后发赶超战略。但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应该在效率和公平之间找到均衡点。
高质量的经济体制,既要有助于提高效率,同时也要能够解决公平和安全问题。比如我们提到改革肯定绕不过产权保护问题。在产权保护的过程中,要保护资本的利益,而在保护资本的利益时,又如何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又如何保护劳动者权利?这里面有很多理论问题需要讨论。
总之,高质量的经济体制不仅能解决效率问题,而且要有助于解决其他方面的问题。其核心就是政府和市场如何协调,更好地共同发挥作用。
作者简介:
侯永志: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原部长、研究员,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国家监察委员会第一届特约监察员,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 1984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工业企业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4年4月至1987年8月,任天津电气传动研究所干部;1987年9月至1990年4月在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读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0年4月至2002年5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主任 ;2002年5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任副部长 ,党支部书记、部长;2018年12月至2023年3月,国家监察委员会第一届特约监察员;2023年3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侯永志研究领域为中国经济增长、国家中长期规划的重要关系和重要问题、中国区域发展战略、中国城镇化战略。参与数十项重大或重点课题研究;在《中国税务》《管理世界》《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前线》《党建》等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得孙冶方经济学著作奖 ,中国发展研究特等奖和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
手机:19821197419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莲花南路19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