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援:中国从不搞军备竞赛,但也决不允许别国威胁我们
2024-09-24 22:04:53
作者:罗援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少将
中国绝不与其他国家搞军备竞赛,也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但也决不允许别的国家威胁我们,这是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少将罗援一直倡导并坚持的观点。
作为长期研究军事战略的专家,罗援认为:中国不搞军备竞赛不意味着不研发、跟新新装备,这里面必须要搞清楚,我们的军费投入目的不是为了竞赛,而是世界的和平、国家的防御。可以说中国军费每增加一分钱,都是为了维护和平、遏制战争。中国国防费无论是绝对值,还是相对值,在世界上主要经济体中都是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尽管前几年有所增长,但基本属于补偿性增长,补过去历史欠账,我们中国国防建设一直走的是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路子,形成了独立自主、勤俭建军的优良传统。以2011年为例,中国国防费约930亿美元,而美国达到了7250亿美元,中国的人均军费为68美元左右,而美国则高达2300多美元。从占GDP的比重来看,当年中国国防费开支占1.28%,而世界主要国家大都远高于这一数字,美国是4.8%,英国是2.7%,法国是2.3%。一比较,就很简单地看出来,中国的军费投入不是为了竞赛,而是弥补欠账,不是为了与他国竞争,而是为了自身的和平、遏制战争。
尽管中国的GDP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如果较大幅度地增加国防开支,经济实力是完全可以承受的。”罗援紧接着说:“但是,中国始终坚持合理、足够的原则,将国防开支控制在较低水平。”所谓合理,就是国防投入不能盲目追求上指标、上规模;所谓足够就是国防投入必须能够满足最起码的国防需求。”罗援认为,这与我国一贯坚持的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是一致的。对于某些海外媒体指责中国存在“隐形军费”的说法,罗援认为这种指责“毫无根据,甚至是别有用心的”。他指出,最近10多年,中国每两年发布一份国防白皮书,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情况进行详细披露,其中对于军费开支说明的翔实程度,超过世界上许多国家。“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公开透明,不仅体现在实际措施上,更体现在和平意图上。”罗援说,任何不戴有色眼镜的人都能看到,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搞军备竞赛和军事扩张,既是出于现实利益的需要,也是历史文化的使然;既是国家的政策取向,也是人民的民心所向。
“中华民族是由血泪洗面才得以容光焕发的。”罗援指出,1840年以后的100多年中,中国人民饱尝了有国无防、忘战必危的苦涩,中国人民对于建立强大巩固的国防更加渴望,对于民族复兴崛起更加期盼,对于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环境更加珍视。“这种历史境遇决定了中国永远是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坚定力量。我们不会去侵占别人一寸土地,但也决不允许别人染指我们的寸土寸水。”
罗援简介:
罗援,少将军衔,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原副部长、博士生导师,知名军事专家,中央电视台军事评论员。现任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军事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特邀研究员,《中国退役军人》杂志顾问。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石家庄高级陆军指挥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1968年入伍,曾任指导员、军作训处参谋,参加过抗美援越作战。1978年调入军事科学院工作,于石家庄高级陆军学院、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国防大学深造;1999年至2000年应邀到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任高级访问学者,后任驻丹麦军事副武官、军事科学院战略部第二研究室主任、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6年晋升少将军衔。长期从事政策理论研究工作。在《环球时报》《解放军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超过150篇,出版《战略评估》《谈兵论战》《鹰胆鸽魂》等多部专著。
手机:19821197419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莲花南路19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