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加宁:《如何在数字化时代实现创新型增长》
2025-03-06 10:16:52
演讲者:魏加宁(著名经济学家,中国政法大学产业经济系学术主任)
过去40年,中国如何实现了快速增长?从供给侧来看有几个要素,从劳动力要素来看过去我们有人口红利,从资本要素来看过去我们资本红利,另外过去这些年我们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有一定的技术红利,支撑了中国的高速增长。
随着国内外形势变化和中国经济增长,今天的人口红利消失了,资本红利消失了,技术红利消失了,在这一新形势下,中央提出新发展理念,排在首位的就是创新,“十四五”规划无论是党中央的建议,还是国务院的纲要,总论之后紧接着就是创新,说明中央高度重视创新的重要性。
那么,数字化时代创新发生了哪些变化?
魏加宁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工业时代强调专注式思维,但到了数字化时代,创新更多是依靠发散式的思维;在生产环节,工业时代强调垂直一体化,数字化时代强调横向水平分工,零部件都是模块化、接口标准化、生产外包全球化;在决策环节,工业时代强调垂直集中决策,数字化时代依靠的是分布式的决策;在企业环节,工业时代竞争主要是价格竞争,数字化时代竞争就变成了创新力的竞争。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创新型增长?主要分为四个层面:
第一, 创新法治化,确保合同执行、知识产权保护,给创新提供稳定的环境,这样能让创新者安心没有后顾之忧。
第二, 创新市场化,创新出来技术自由交易、有偿使用,像美国把创新所有权和使用权适度分离,这样很多中小企业可以买其中一部分使用权研发,形成了中小企业创新的热潮;
第三, 创新民营化,美国创新70%以上是私营企业,中国在创新投入方面民营企业占到50%,专利方面民营企业占到80%,所以创新主要是靠民营企业,政府要为创新失败者提供社会安全网;
第四, 教育体制必须改革,现在的教育完全不适应创新型增长的要求,无论小学、中学还是大学、研究生教育都必须加快推进改革,来适应创新型增长的要求。
另外,现在知识半衰期在缩短,教育部门也需要加快推进职业化教育、在职教育,当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教育学校就是蓄水池,大家回到学校充电,等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发挥新知识的作用。
科研体制必须改革,像国外一个顶级教授、两个副教授、四个助教和一个团队研发,是典型的金字塔型,更适应数字化时代创新需要,而中国体制内的科研机构是倒金字塔型,这样的模式是无法跟现代化科研团队竞争的。
提高专家学者的社会地位,包括排除对学术的干扰,也需要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整个大环境好了,才能切实完成创新。
数字化时代不仅要求硬件要兼容,软件也要兼容,而且要求制度要兼容、体制要兼容。比如远程医疗,从技术上讲,现在已经可以做到,在北京就可以操作华盛顿一所医院的仪器设备,但如果两国的制度不同,比如在美国,上手术台的医生必须先学8年医,实习多少年,还要考医生执业资格,才能够做手术,但假如我们中国谁都可以上机器操作的话,请问,有人敢让你做手术吗?!
有一句话请大家牢记,要想技术创新首先需要制度创新,要想制度创新首先需要理论创新,要想理论创新首先需要思想解放,要想思想解放首先需要信息流通。
这里有一个案例可供讨论,前阵子我去广东参加招商引资大会,一进饭店房间,发现洗手间非常先进,镜子上有很多App,功能非常丰富,但回到房间打开电视,仅能观看到几个国外电视台,连近在咫尺的香港电视台都收看不了,在这样一种信息环境下,是很难做到创新的。
回顾过去,过去40年中国经历了三个大周期,每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都是先解放思想,再通过解放思想来带动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开放带动经济增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两次讲到,我们要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在今年4月20日的博鳌论坛上讲,总书记讲到我们要开放创新,它是发展必由之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开放融通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
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实现新一轮思想解放,就能够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如果能够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我们就能够带来新的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就能够实现中高速,迈向中高端,早日实现现代化和共同富裕。
嘉宾介绍:
魏加宁:著名经济学家,中国政法大学产经系学术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原副部长、巡视员、研究员,享受国务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清华大学金融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西南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学术顾问,中国改革开放论坛常务理事、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理事、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魏加宁长期从事体制改革、宏观调控、金融、财政、危机管理等领域的深入研究。曾任孙尚清秘书、吴敬琏助手。 1994年,建议中国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危机管理理论研究》; 1995年,合作撰写内部报告《警惕金融风潮,早采防范措施》; 2000年,在内部报告中率先提出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职能相分离; 2003年以来,负责过《地方债问题》《泡沫经济与不良资产》《存款保险制度》《金融救助》《金融领域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不良资产处置的经验总结》《金融安全网》《两次大危机比较》《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城市化政府融资研究》《改革方法论》《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等课题; 2013年参与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383改革方案”项目和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课题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领域一揽子方案建议”项目等。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