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强:文化强大才叫强
2024-08-18 12:59:30
网红教授、著名学者、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郑强于2024年8月17日受邀莅临广西桂林,为广西的1000名企业家讲授《文化强大才叫强》的专题讲座。
郑强教授说:文化的力量,是一个民族的重量,一个国家的分量,一个社会的体量。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进步,民族的独立和振兴,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人民的幸福和安康,都离不开文化的力量支撑。中华文化的力量是历史的又是当代的,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是现实的又是潜在的。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历史、实践和民族之中,具有物质力量难以匹敌的精神力量。
紧扣主题,郑强教授的讲授从四大方面展开:
一、文化具有三个显著特征:
其一,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中华文化几千年来延续、传承,生生不息、充满生机、永不枯竭,具有超越时空的穿透力量。比如,中华文化阐述的“天人合一”思想于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依然具有重要意义,“知行合一”于当今苦干实干亦有鲜明导向;
其二,具有强大的实践创造力。文化提供创造的土壤和环境,提供创造的勇气和精神,提供创造的力量和源泉,没有文化发展和继承就没有创造,创造是在深厚的文化积累中孕育的,是在不断的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中实现的。人们所熟知的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欧洲文艺复兴,现代科学技术,无不源于文化与实践的结合。近现代以来,中国文化发生革命性变革,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创造性结合起来,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这些科学理论蕴含着巨大的真理力量,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基因,指引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其三,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文化是民族的身份证,是维系民族的精神纽带。没有蕴藏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精神,民族团结就缺少力量。正是由于几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化,最广泛地维系了全国各民族人民和海外华侨华人的认同和团结,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才打不散、压不垮,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正是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凝结成的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
二、中华文化独有的两个特征:
其一,原生性。中华文明的萌芽最初呈现为“满天星斗”的状况,在黄河流域中下游、长江流域中下游、辽西地区有大量新石器遗址,表明中华民族的先民在努力开拓自己的文明。到了距今四五千年的时候,中华文明的兴起呈现为“月明星稀”的状况,中原地区的华夏文明蓬勃发展,华夏部族在与其他部族交往的过程中,实现文明的交流融合,创建了夏商周的前轴心文明。经过春秋战国的轴心时代的“哲学突破”之后,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思想根基。中华思想文化与统一的秦汉帝国结合,使中华文明得以定型并一直延续而没有中断。在漫长的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在全世界几大原生型的古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的文脉从来没有中断过,从炎黄创造的物质文明到尧舜开启的精神文明,从周孔之教的人文精神到汉唐之政的大国治理,中华民族所创建一切重要文明成果均被延续下来,甚至影响到今天每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与精神血脉之中;
其二,主体性。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两个根本要素。首先,中华民族是中华文化的创造者、承传者,从悠久的文明起源开始直到今天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华民族作为中华文明的主体,一直承担着中华文明创造、延续、发展的历史使命。
三、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第一,表现出无与伦比的生命延续力。就世界范围而论,中国古代文化虽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却不是最早的。但在世界上所有古老的文明与文化中,唯有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有最顽强的生命延续力。这种无与伦比的生命延续力,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世导-绵延不绝发展至今的一种文化类型;
第二,表现出非凡的包容会通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从不抱残守缺,固步自封,而总是能以非凡的包容和会通精神来丰富和完善自己。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一精神首先表现在对诸家学说采取兼容并蓄的学术主张。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四、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文化是一只看不见的巨手,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转化为强大的力量。
其一、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离开高度的文化认同,就没有基本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面对日益深入而全面的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面对当前的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思潮,同时,物化主义、消费主义、娱乐至上、极端个人主义也时时侵蚀我们的心灵,戕害我们的社会,危害我们的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我们要对优秀传统文化保持“温情与敬意”,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其二、文化认同对于民族内部是价值观及其凝聚力、向心力,在民族之间就是影响力、吸引力和同化力,也就是文化软实力。关于软实力,按照其首倡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的观点,相对于具体的国民生产总值、科研成果及转化率、国防力量等“硬实力”而言,主要是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在约瑟夫·奈看来,软实力是国际关系领域中,一个国家对于其他国家所具有的以吸引为手段、以同化为目的的影响力。软实力可以集中归纳为四个方面的影响力,即文化影响力、意识形态影响力、制度安排上的影响力和外交事务中的影响力,这些影响力均要通过大众传媒体现出来。软实力发挥作用的过程就是发挥影响,产生吸引,最后实现逐步同化的过程。
三个小时的讲座,郑强教授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旁征博引而又信手拈来,立意深远却又深入浅出,为现场的企业家们带来了一场思想饕餮大餐。精彩的讲座不仅博得现场企业家们阵阵热烈的掌声,也让他们于意未尽。
手机:19821197419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莲花南路19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