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淼
中央党校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北京
胡建淼
中央党校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个人履历:
胡建淼,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行政法学家,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委员,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行政法学硕士学位。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原主任,兼任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行政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宪法与行政法研究,自1990年以来,曾到美国斯坦福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德国基尔大学、法国马赛大学等作过访问学者或学术交流。1990年起,任杭州大学法律系副主任、副教授;1992年起,任杭州大学法学院常务副院长兼法律系主任、教授;1995年起,任杭州大学副校长;1996年起,兼杭州大学法学院院长;1998年,同时任杭州大学党委常委;1998年9月-2007年10月,任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01年起,担任浙江大学宪法与行政法专业博士生导师;2007年10月任浙江工商大学校长。2010年12月28日任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主任。 因工作调动,不再担任浙江工商大学校长,党委委员、副书记职务。2011年3月28日在中央政治局讲解《推进依法行政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2020年11月9日,经中国法学会有关专业委员会等部门推荐并征求本人同意,决定聘任胡建淼为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聘期为五年。自1987年来,共出版《行政法学》、《比较行政法——20国行政法评述》等著作(含合著)100余部 ,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国家重点学科“宪法与行政法”学科带头人,并形成了成果体系,即在于形成或强调3种理论,即“双线理论”、“动态理论”和“中观行政法学理论”。曾任浙江大学副校长,浙江工商大学校长。兼任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兼行政法治研究会会长,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顾问,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参事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理事长,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和案例指导工作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北京市人大代表和法制委员会成员,北京市法官检察官惩戒委员会主任。其它学术兼职:国家教育部法学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学会副会长,国际东亚行政法研究会理事,任司法部(中国)法制日报社法学专家顾问,中宣部、司法部、中国法学会“五五”普法国家中高级干部学法讲师团成员。
主要奖励:
1991年被授予“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1995年被中国法学会授予首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
1995年被国家教委、人事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1997年被列入浙江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
1997年“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人选;
2004年获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
2004年获浙江省第12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7年被评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2024年3月2日,被授予2023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
论文代表:
行政主体责令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属性,《中国法学》2009.01;
公共摄像监视与公民隐私权保护,《法学》2008.06;
中国内地与澳门行政诉讼若干制度之比较,《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8.Z1;
论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的审查深度,《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6;
美国管理性征收中公共利益标准的最新发展——以林戈尔案的判决为中心的考察,《环球法律评论》2008.06;
论公共摄像监视——以隐私权为中心,《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04;
行政驱逐出境若干基本问题探析,《法学》2007.11;
论最小侵害原则在行政强制法中的适用,《法学家》2006.03;
有利法律溯及原则及其适用中的若干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6;
论法规违宪审查建议权,《法学家》2005.02;
“特别权力关系”理论与中国的行政立法——以《行政诉讼法》、《国家公务员法》为例,《中国法学》2005.05;
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法律新课题——《个人信息保护法》研究,《科学学研究》2005.06;
中国行政诉讼范围的演变与趋向——划定·限制·恢复·拓展,《政法论坛》2005.05;
政府管理与信息公开之法理基础,《法学论坛》2005.04;
"其他行政处罚"若干问题研究,《法学研究》2005.01;
中国行政法学的理论模式及发展展望,《法制现代化研究》2004.00;
论行政领导人行政责任的准确认定,《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6;
我国行政程序法的模式与结构——依据对世界上行政程序法规范结构的统计与透视,《政法论坛》2004.05;
行政明确性原则初探,《江海学刊》2004.05;
公共利益概念透析,《法学》2004.10。
著作代表:
《行政法学》,作者胡建淼,法律出版社2003年02月出版;
《比较行政法——20国行政法评述》,作者胡建淼,法律出版社1998年07月出版;
《行政违法问题探究》,作者胡建淼,法律出版社2000年11月出版;
《行政强制法研究》,作者胡建淼,法律出版社,2003年01月出版;
《论公法原则》,作者胡建淼,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08月出版;
《中国公法三十年(卷四)—外国公法译介与移植》,胡建淼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06月出版.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