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玮
文化传播专家,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国务院参事,语言学博士、传播学博士。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北京
李玮
文化传播专家,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国务院参事,语言学博士、传播学博士。曾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北京大学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北京大学)副主任。国务院参事,民盟中央常委、民盟市委常委,民盟中央妇女委员会主任,民盟北京大学委员会主委,北大首都高端智库特约研究员。
李玮主要从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传播、网络传播与文化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2020年7月被聘任为国务院参事。
研究领域:
李玮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传播与文化软实力研究,区域国别研究,网络语言与文化研究
主要履历:
李玮,女,1964年2月出生,安徽太和人,语言学博士、传播学博士。曾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北京大学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北京大学)副主任。国务院参事,民盟中央常委、民盟市委常委,民盟中央妇女委员会主任,民盟北京大学委员会主委,北大首都高端智库特约研究员。
研究成果:
1.《转型时期的俄罗斯大众传媒》,专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省部级重点研究课题,受上海市重点学科项目资助。
2.《俄罗斯人眼中的中国形象》,主编,第一作者,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出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成果,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3.《现代俄语语篇语言学》,合著,商务印书馆2005年出版。
4.《从超句体到片段》,专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出版。
5.《俄文版中国文化背景知识》,合著,第一作者,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出版。
6.《俄语感叹词教学辞典》,合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7.《实用俄语》,主编,主讲,世图音像电子出版社,2005年出版。
8.《论综合大学俄语系的发展方向》,中国俄语教学,2004年第4期。
9.《俄国媒体语言学的建设与发展》,《俄语语言与文化研究新视野》论文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出版。
10.《再谈综合大学俄语系的发展方向》,《中国俄语教学》,2009年第2期。
11.《俄罗斯看中国——中国形象社会调查数据分析与启事》,《跨文化交流与国际传播研究》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出版。
12.《西方传媒的俄罗斯之旅》,《国际新闻界》,2004年第1期。
13.《大众传媒与俄国社会变革》,《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14.《漫谈俄国的新闻查禁》,《俄罗斯文艺》,2004年第3期。
15.《谁控制俄罗斯大众传媒》,《俄罗斯思想与俄罗斯道路》文集,外研社2004年出版。
16.《中俄传媒市场化道路之比较》,《国际新闻界》,2005年第1期。
17.《俄罗斯传媒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全球传媒》,2005年第1辑。
18.《俄罗斯邮政发行的变革》,《中国记者》,2005年第12期。
19.《大众传媒与俄罗斯语言、文化大众化》, 《俄罗斯文艺》,2006年第4期。
20.《大众传媒与俄罗斯文学大众化》,《俄罗斯文学的传统与创新》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斯拉夫语文系2006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1.《俄罗斯传媒法评述》,《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1期。
22.《“真理报”“消息报”今昔》,《中华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论文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23.《21世纪俄罗斯大众传媒模式论》,《国外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24.《俄罗斯报业概览》,《中国报业》,2009年9月26日。
25.《俄罗斯传媒发生了什么变化》,《苏东巨变之后 — 对119个问题的思考》,新华出版社,2012年出版。
26.《媒体语言学视角下的текст/дискурс/стиль概念》,《中国俄语教学》,2010年第3期。
27.《俄国”熊”眼中的中国”龙”——基于调查问卷的解析》,《国外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28.《新闻文本结构分析》,《中国俄语教学》,2008年第1期。
29.《俄罗斯眼中的中国——影响在俄中国形象的文化因素分析》,《国外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30.《语篇语法学和功能语法学视角下的“超主位”概念探讨》《中国俄语教学》2016第4期。
31.《新兴媒体对语言文化的影响》,《新闻与写作》,2018年第1期。
32.《新型政党制度的对外传播》,《人民政协报》2018年4月15日
33.《中华文化符号更受俄罗斯精英群体喜爱》,《对外传播》2018年第4期
34.《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俄、中亚国家新闻联盟建设》《中国文化研究》2018年第4期
35.中国网络语言发展报告(蓝皮书),人民出版社,2022年。
36.从疫情热词看中国精神的新内涵,网络传播,2020.08.15
37.媒介进化视角下的网络语言应用与传播,青年记者,2021.04
38.从文化网络化到网络文化化: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经之路,光明日报,2021.04,03
39.网络语言产生和传播的独特性,网络传播,2021.01
40.网络热词传播的三个理想类型,青年记者,2022.04
41.媒介变迁中的新闻文体及其未来走向,青年记者,2022.04.25
42.“线上语言生活”多人谈,把网络语言推向艺术阶段,语言战略研究2022.05.05
43.青年群体的精准传播策略研究,新闻爱好者,2023 .
44.网络语言规范管理须多位一体协同共治,中国网信,2023.11
45.媒体在俄罗斯新冠疫情防控中的角色,新闻知识,2022.06.15
46.调查报告:民众获取“疫情信息”的10大渠道,网络传播,2022.08
47.俄罗斯青年群体数字能力分析,新闻与传播评论,2023,第14辑。
48.理解新媒体,《大学生人文素养名家讲座》文集,第二卷,语文出版社2023出版
49.《基于扎根理论的养成偶像网络组织研究》新闻知识,2023.02
著作代表:
《转型时期的俄罗斯大众传媒》
《俄罗斯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