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九霞
国内旅游人类学研究的领军人之一,珠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广州
孙九霞
国内旅游人类学研究的领军人之一,珠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旅游休闲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现代旅游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全国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河源市人民政府旅游发展顾问,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专家智库首批专家委员。
研究领域:
孙九霞教授主要从事社区旅游与社区参与、旅游人类学与社会学、旅游与族群关系、旅游与社会空间的研究、教学与规划。
学术成果:
(1)发表论文:
已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超过100篇,代表论文如:
旅游发展与公民教育的交互作用[J]. 旅游学刊,2015,10:16-17;
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导向下的旅游伦理多元化[J].旅游学刊,2014,12:7-8;
以可持续旅游统筹城乡:城乡间平等“互哺”.旅游学刊, 2011, (12):9-10
守土与乡村社区旅游参与――农民在社区旅游中的参与状态及成因.思想战线, 2006,5:59-64;
旅游发展与傣族园社区的乡村都市化.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2:40-44;
日符号在民族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及运用.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6: 134-137;
港澳旅游业比较研究.余振主编.双城记――回归后港澳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澳门:澳门社会科学学会2002,5:51-55;
珠江三角洲外来企业中的族群与族群关系——以深圳中成文具厂为例(下).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39-46;
论影响澳门族群关系的三个主要因素.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4:7-12;
(2)主持课题: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研究(15ZDB118)2015.12-2018.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空间再生产:跨学科视野下的多案例实证研究(41171124/D010202)
国家民委“海南三亚民族关系研究”2001.12-2003.1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区参与旅游开发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研究”2006.6-2008.5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大型事件推动下的城市传统社区再造与空间再生产研究—以广州亚运会为例”2011.1--2013.12.31
(3)学术著述:
传承与变迁---旅游中的族群与文化,商务印书馆,2012年7月。
旅游人类学的社区旅游与社区参与,商务印书馆,2009年7月。
《旅游人类学:理论与经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8月。
《旅游消费者行为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
(4)社会项目:
主持:日照山海天旅游研究基地(2015);
主持:林芝市十三五期间旅游重点项目规划(2015);
主持:喀纳斯千湖·黑湖景区旅游综合规划(2014);
主持:万山海岛旅游专题研究(2014);
主持:“南京市夫子庙-秦淮河风光带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2-2013);
主持:蕉岭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及重点项目概念规划(2012-2013)
主持:河源万绿旅游产业园总体规划(2012);
主持:临沂汤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及核心项目概念规划(2011-2012);
主持:云浮新兴禅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区总体规划(2011-2012);
主持:萍乡武功山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概念规划(2011-2012);
主持:“五莲温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11-2012);
主持:“安康瀛湖景区旅游总体规划(2008-2009)”;
副组长:国家旅游局《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2012-2013);
副组长:国家旅游局与地方政府《大喀纳斯旅游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提升》(2012-2013);
副组长:“阳朔可持续旅游发展指标监测(2006-2009)” ;
副组长:“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规划(2006-2008)”;
副组长:“莱芜市莱城区旅游发展整合提升规划(2007-2008)”;
学术奖励:
《传承与变迁——旅游中的族群与文化》(商务印书馆2012年7月),获得广东省2012—201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著作类三等奖(2015)。
《传承与变迁——旅游中的族群与文化》(商务印书馆2012年7月)获得2014年度国家旅游局优秀旅游学术成果评奖专著类一等奖(2014)。
《遗产旅游语境中的地方建构研究——以“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获得遗产旅游与接待业管理国际会议(土耳其伊斯坦布尔,2014)优秀论文奖。
《旅游人类学的社区旅游与社区参与》(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获得“2011年国家旅游局优秀旅游学术成果”专著类“一等奖”。
《族群文化的移植:‘旅游者凝视’视角下的解读”》,《思想战线》2009年第4期。获得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成果奖(2010年度)三等奖。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区参与旅游开发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研究”(项目编号:06BMZ022)获全国社科基金项目“优秀”结项等级(证书号:20091051)(2009)。
《现代化背景下的民族认同与民族关系----以海南三亚凤凰镇回族为例》获得广东省民族研究学会第二届优秀成果评奖的一等奖(2008)。
《社区参与旅游的中西差异》(第二作者,地理学报,4:401-413,2006)获得“吴传钧优秀人文地理论文奖”一等奖(2008年)。
《珠江三角洲外来企业中的族群与族群关系》(《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3、4期)获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组织的“中国都市人类学研究十年优秀论著评奖”的一等奖(2001)。
著作代表:
《传承与变迁:旅游中的族群与文化》
《旅游人类学的社区旅游与社区参与》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