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广文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知名哲学与文化学者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北京
邹广文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知名哲学与文化学者
个人履历:
邹广文:男,1961年出生,内蒙古赤峰人,哲学博士,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教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被评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兼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经济哲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哲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化管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人学研究会理事,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1983年7月兰州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本科毕业,获哲学学士学位;1986年7月吉林大学外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1994年12月吉林大学哲学原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1986年7月至1999年8月在山东大学哲学系工作;1999年9月调入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哲学系工作,2000年3月任博士生导师,2000年10月起任哲学系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哲学基础理论、文化哲学以及当代社会发展理论。作为项目主持人,先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国家“十二五”重点课题、“九五”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和教育部“九五”社会科学青年课题等重要研究项目。已出版《文化理想与文化批判——邹广文学术自选集》《乡愁的文化表达》《当代文化哲学》《文化哲学的当代视野》等代表性著作10多部;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哲学研究》《光明日报》等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曾获清华大学“骨干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资助,经学生投票,被推选为清华大学“良师益友”。
荣誉奖励:
2018年入选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2018年入选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2015年清华大学优秀教职工党支部书记;
2010年经学校学生投票,被推选为清华大学第12届“良师益友”;
2005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1999年获清华大学“骨干人才”支持计划的项目的研究资助;
1998年12月首届“山东大学杰出青年奖励基金”获得者;
1998年2月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论文代表:
邹广文:大历史观视域下的习近平文化思想,《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4年第11期;
回归自己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4年第3期;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观建构,《思想教育研究》2023年10期;
破解自由之迷误:论马克思恩格斯自由观的历史性超越,《马克思主义哲学》2023年第3期;
论共同富裕的实践体系建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3年第1期;
以儒家生态文化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孔子研究》2023年第1期;
浅析马克思的"真正的实证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2022年第5期;
论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求是学刊》2022年第3期;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叙事结构,《哲学研究》2021年第11期;
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与人的存在方式,《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年第1期;
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自信源自何处?《人民论坛》2018年第34期;
马克思"新世界观"的总体构思——重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7期;
始终恪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8年第2期;
传统哲学的时代价值何以凸显,《党政干部参考》2017年第19期;
弘扬传统文,应注重人文精神的承传,《人民论坛》2017年第7期;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文化自信的心理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年第4期;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辩证统一,《光明日报》2017年01月09日;
马克思总体性思想与当代中国问题,《新华文摘》2016年第7期;
论马克思哲学的超越性维度,《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年第5期;
社会发展新常态的哲学引领,《哲学研究》2015年第9期;
论文化的境界,《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年第2期;
全球化时代如何守护文化多样性,《人民日报》2015年01月28日;
自觉建构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础,《光明日报》(理论周刊)2004年09月28日;
当代中国的文化创新与文化建设,《新华文摘》2013年第23期;
当代哲学如何关注“中国问题”,《新华文摘》2013年第14期;
今天我们如何看哲学(笔谈五篇)——如何进入留学的思考,《理论视野》2012年第11期;
当代中国文化形态及其走向,《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论文化自觉的三重意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2期;
人在场的本体论与马克思哲学基本视阈,《新华文摘》2011年第11期;
当代文化哲学建构的中国资源,《学术月刊》2007年第10期;
文化理想与文化批判——马克思〈手稿〉中的现代性精神,《哲学研究》2006年第2期;
马克思的现代性视野及其当代启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全球化进程中的哲学主题,《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生成背景,《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论社会转型期的大众文化,《吉林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
当代人学研究的人文视野,《江海学刊》1997年第1期;
文化哲学研究的问题意识与时代主题,《学术月刊》1996年第8期;
试论文化哲学的理论源泉,《文史哲》1995年第3期;
当代美学建构的文化背景》,《文艺研究》1993年第5期;
接受美学研究综述,《文艺研究》1984年第4期。
著作代表:
《文化理想与文化批判——邹广文学术自选集》,邹广文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出版;
《乡愁的文化表达》,邹广文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6年06月出版;
《民族企业品牌之路:李锦记集团发展历程分析》,作者邹广文,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当代文化哲学》,邹广文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人类文化的流变与整合》,邹广文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
《文化哲学的当代视野》,作者邹广文,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
《文化、历史、人——文化哲学导论》,作者邹广文,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
讲座课题:
(一)面向政府类课程
《文化自信与中国文化繁荣兴盛》
《二十大报告解读》
《哲学与我们的生活》
《中华人文精神与领导素养》
《儒道互补的人生智慧》
《国学智慧与领导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
《技术时代的人文关怀》
《哲学与系统思维》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基本经验》
(二)面向企业类课程
《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
《现代企业文化建设》
《工匠精神与品牌塑造》
《如何培育企业家精神》
《团队沟通与合作》
《企业文化与管理创新》
《企业文化与基业长青》
《中国家族企业的文化传承》
《中华人文精神与企业家修养》
《儒家智慧与现代管理》
《道家智慧与现代管理》
《人文精神与诚信管理》
《国学与商道》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