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刚
金融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北京
王国刚
金融学家,男,1955出生,江苏无锡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主要从事货币政策、金融运行和资本市场等相关的理论与实务问题研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中国华夏证券有限公司”副总裁等职;兼任国家社科基金规划评审组专家,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副会长、中国市场学会副会长、中国外汇投资协会副会长,中国金融学会副秘书长兼常务理事、中国城市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等职。
曾参与《公司法》《证券法》《信托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的研讨。主持和参加过20多项国家级和国际合作课题的研究,获得了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和30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教学奖。被十几个政府部门聘为经济顾问,40多家企业聘为投资顾问。被媒体评价为:“王国刚是中国最早推进股份制的学者之一,在科研探讨中,他始终坚持不唯书、不唯上、不唯风、只唯实,以理论为指导,以实践为基础。并被媒体誉为‘创业板之父’。 ”
已发表著作26部,论文400多篇,其中代表性著作有《中国证券业的理论与实务》、《中国企业组织制度的改革》、《资本市场导论》、《进入21世纪的中国金融》等。
研究领域:
王国刚主要从事货币政策、金融市场和金融改革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和教学。
个人履历:
1955年11月,王国刚出生。
1971年4月,任职于福建龙岩特钢厂。
1979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
1980年1月,任职于福建师范大学马列研究室。
1984年,获得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
1988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7月,任教于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
1992年,破格晋升为经济学教授;9月,创办江苏兴达证券投资服务有限公司。
1993年8月,任职于中国华夏证券有限公司(挂职)。
1994年10月,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
2002年8月,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2014年,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2017年9月,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2023年5月,任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
主要荣誉: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孙治方经济科学奖。
科研成就:
王国刚的科研方向主要有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金融运行和金融政策、金融改革与金融发展、金融科技、资本市场运行、公司金融、房地产金融、国际金融等 [5];王国刚提出了股份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基本形式,应通过企业改制来强化约束机制、增强企业活力;国有资产管理重心应从企业管理转向资产总量管理;应加速资本市场发展,改善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中国资本市场应建立对内对外双向开放的机制,变审批制为注册制等重要的新认识、新观点;1998年,王国刚提出和论证的“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已为社会各界接受并成为党中央和国务院相关文件的规范用语;《四问证券投资基金》成为中国基金业的文献并成为2000年揭露基金黑幕的主要理论根据;2007年以后,王国刚重心转到研究货币市场、金融体系;资本市场方面研究的重心转向债券。
(1)王国刚教授从1993年到2012年期间,参加了《公司法》、《信托法》、《证券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证券投资基金法》等国家级相关行业法律法规的起草研讨工作。
(2)王国刚教授已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00余篇,编著出版《中国企业组织制度的改革》、《资本账户开放与中国金融改革》、《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热点》、《资金过剩背景下的中国金融运行分析》、《货币政策与价格波动》、《资本市场导论》、《全球金融发展趋势》、《资本市场导论(第二版)》、《中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2013—2014)》等著作40余部。
(3)王国刚已主持科研课题100余项,其中包括省部级重大、重点课题40余项。
代表著作:
《资本市场导论》
《全球金融发展趋势》
《资本账户开放与中国金融改革》
《中国企业组织制度的改革》
主讲课程:
《金融学》
《货币金融学》
《金融理论与金融政策》
《资本市场》
《金融改革》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