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宣
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院长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
秦宣
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院长
个人履历:
秦宣:男,1963年12月出生,湖北荆门人,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二级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杂志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院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指导组组长,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北京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选,北京市新世纪百人工程人选,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北京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等职。秦宣教授于1985年6月毕业于湖北大学政教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88年6月毕业于吉林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1991年6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所,获法学博士学位。1991年留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任教,1999年晋升教授并被聘为博士生导师,历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1996-2002)、副院长(2002-2003)、院长(2003-2013),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杂志社主编(201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政治学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后承担过国家级、省部级重点或一般项目十余项。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现代化、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研究方面,提出过许多个人独到见解,尤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方面,取得较大成绩;出版《走向新世纪》《世界主要国家公务员制度》《秦宣自选集》等个人专著,主编有《邓小平理论研究述评》《邓小平理论精论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述评》等著作,与他人合作著有《当代中国与邓小平理论》《邓小平与中国现代化》《邓小平政治文明思想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等学术专著,主编有等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科学社会主义概论》,参与编写《邓小平理论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教材多部,发表有关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近二百篇。在《光明日报》《求是》《教学与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中央中央党校学报》等国家级或省部级刊物上发表了有关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的学术论文近百篇。
论文代表: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价值意蕴,《光明日报》2025年2月13日第6版;
中国式现代化为理论创新开辟广阔前景,《人民日报》2024年5月29日第9版;
以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夯实文化强国之基,《光明日报》2024年4月12日第11版;
人类文明形态的构成要素与发展过程——兼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深刻内涵,《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3年第5期;
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角色自我定位的变迁及其启示,《行政论坛》2022年第6期;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精神文明导刊》2021年第7期;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在何处? 《科学社会主义》2021年第1期;
论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与使命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
新的伟大斗争中,可能遇到哪些"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国家治理》2019年第39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国际背景,《教学与研究》2019年第6期;
邓小平稳定思想研究述评,《新视野》2019年第5期;
正确处理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的关系,《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年第3期;
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依据,《刊授党校》2018年第4期;
文化自信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求是》2017年第8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7年第5期;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纲,《探索》2017年第2期;
全面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07年第1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明显制度优势的先进制度,《求是》2016年第21期;
构建人类美好制度的"中国方案",《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9期;
21世纪社会主义复兴的先决条件,《科学社会主义》2016年第4期;
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提出及新变化,《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3期;
研究马列经典著作的新视角和新观点——评《经典作家东方落后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著作和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年第2期;
将立德树人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全过程,《思想理论教育》2015年第9期;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保障,《思想教育研究》2015年第2期;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年第1期;
毛泽东农民教育理论的新探索--《嬗变与重塑:毛泽东农民教育理论和实践(1949-1966)》评介,《党政研究》2014年第5期;
邓小平的制度文明建设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年第4期;
制度自觉、制度自信和制度创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年第3期;
准确把握"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和时代特征,《思想教育研究》2013年第6期;
实现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兼论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探索》2013年第6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多层次解读,《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1期;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历史和现实依据,《党建》2013年第1期。
著作代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作者:秦宣、林建华,人民出版社2021年07月出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问题研究》,作者:秦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10月出版;
《科学社会主义概论》,作者:秦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08月出版;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辑》,作者:秦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
《邓小平与中国现代化》,作者:秦宣,北京出版社2004年07月出版。
主讲课程:
《中国理论创新这十年》
《新时代新思想的新阐释》
《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现代化》
《危机与出路:当代中国的文化认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理论指南和行动纲领》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