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澄宇
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文科资深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
熊澄宇
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文科资深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
个人履历:
熊澄宇:男,1954年6月生,江西南昌人,数字创意领域专家,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责任教授,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与传播研究院院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兼任:第三届国务院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委员,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家委委员,国家互联网发展与管理专家委委员,财政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办公室专家委委员,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委员,首都版权产业联盟副主席,数字中国研究院副理事长,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北京大学全球化创新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大学鹏程学者。1981年毕业于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现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中文系 [25];1990年赴美国杨百翰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4年任教于清华大学;1996年任清华大学教授;1998年任清华大学传播系常务副主任;2002年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术副院长;2019年当选为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士 ;2021年3月任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4月任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熊澄宇长期从事数字传播与创意领域的理论及实践的研究。主持并完成国家八六三计划、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不同领域的国家级科研课题;在《全球传媒学刊》《新闻与传播评论》《新闻战线》《中国记者》《人民论坛》《求是》等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超过百余篇;出版《熊澄宇集》《媒介史纲》《世界文化产业研究》《信息社会4.0》《新媒体百科全书(译)》《世界数字内容产业现状与趋势》《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研究》《新媒体与创新思维》《世界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文化产业研究:战略与对策》《西方新闻传播学经典名著选读》《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蒋士铨剧作研究》《南词叙录注释》等著作、译著二十余部。2018年获中国文化产业20年学术贡献奖,2015年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14年获思源优秀博士论文指导奖,2012年获最佳独立董事称号,2008年获中国创意产业杰出贡献奖,2002年获第五届清华大学研究生“良师益友”奖;2001年获第三届中国优秀出版论文奖;2000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论文代表:
关于新时代传播与传承互动的思考,《中国记者》2023年第7期;
冲突与融合:从媒介帝国主义到“新媒介帝国主义”,《新闻与传播评论》2022年第1期;
集群跃升视域下产业要素的构成与整合,《江淮论坛》2020年第1期;
创意新媒体语境下国家安全问题与治理:范式、议题及趋向,《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8期;
共建全球数字创意产业生态圈,《新闻春秋》2019年第4期;
源流与趋向:"新媒介"研究史论要,《全球传媒学刊》2019年第1期;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丝绸之路》2017年第19期;
媒体融合时代的人才战略,《南方企业家》2017年第9期;
"一带一路"大背景下r相关文化产业发展的几个问题,《教育传媒研究》2016年第5期;
以文明互鉴促民心相通,《求是》2015年第10期;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对外传播》2015年第3期;
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动力分析,《全球传媒学刊》2015年第2期;
大格局中的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发展:历史与当代的视角,《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15年第2期;
在交流和创新中增强文化自信,《求是》2014年第18期;
世界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概况,《文化产业导刊》2014年第7期;
国际数字动漫产业现状,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东岳论丛》2014年第1期;
沉浸传播与"第三媒介时代",《新闻与传播评论》2013年第2期;
数字化时代的广电媒体与法律规制,《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年第7期;
英国创意产业发展的启示,《求是》2012年第7期;
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若干思考,《新闻战线》2012年第3期;
关于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分类标准的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1期;
"江苏模式"的独特价值,《视听界》2011年第3期;
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适宜路径,《理论导报》2010年第10期;
文化产业怎样才能成为支柱产业?《理论参考》2010年第10期;
怎样才能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中国产业》2010年第8期;
3G与新媒体发展,《新闻前哨》2009年第9期;
经济危机中文化产业的生机与转机,《求是》2009年第8期;
虚拟和现实是切不断的,《中国传媒科技》2009年第4期;
数字化时代媒体发展的格局与走向,《军事记者》2009年第3期;
文化繁荣与艺术教育,《艺术教育》2009年第1期。
著作代表:
《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研究》,作者:熊澄宇,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01月出版;
《熊澄宇集》,作者:熊澄宇,云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03月出版;
《世界文化产业研究》,作者:熊澄宇,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03月出版;
《新媒体研究前沿》,作者:熊澄宇、金兼斌,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
《媒介史纲》,作者:熊澄宇,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
《西方新闻传播学经典名著选读》,作者:熊澄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03月出版;
《信息社会4.0(中国社会建构新对策)》,作者:熊澄宇,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出版;
《新媒介与创新思维》,作者:熊澄宇,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出版。
讲座课程:
《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从功能到目标》
《文化推进文明,传播决定传承》
《文化生产力与新质生产力》
《文化数字化与文化强国》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