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剑英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
赵剑英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
个人履历:
赵剑英:1964年11月生,浙江萧山人,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编审(二级),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兼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士、哲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博士。曾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学编辑室编辑、主持工作副主任(其间担任陕西省丹凤县委党校教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党委办公室(直属机关党委)宣传处副处长、处长,新华社澳门分社政策研究室高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副总编辑兼机关党委书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社长兼总编辑。长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与研究。策划出版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理解中国丛书”“当代中国学术思想史丛书”“中国制度研究丛书”“简明中国读本系列”“中社智库”品牌等。推动一大批中国学者优秀著作“走出去”,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所策划的一些图书和活动成为中国学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优秀案例;著有《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时代的哲学回声》《深圳经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主编《中国道路的哲学形态》《中国共产党治党治国的哲学智慧》《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与世界秩序》等。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和文章近百篇。代表作有《百年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哲学密码》《中国之治的实践逻辑》《中国道路的哲学观念》《深刻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大历史观”》《党的自我革命开创权力监督的新路》《现代性与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危机及重构》等。荣获第十三届韬奋出版奖、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
论文代表:
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建构与巩固,《哲学研究》2024年第6期;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理解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光明日报》2023年04月17日15版;
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历史科学——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北京日报》2006年02月05日;
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建构,《哲学研究》2005年第7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19期全文转载);
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再思考,《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设的重要平台——四届“马克思哲学论坛”学术回顾与思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3期;
当前我国文化认同危机及对策建议,《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2期;
现代性与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危机及重构,《学术月刊》2005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6期全文转载);
深刻变化的世界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4年第6期全文转载);
交往形态的新发展与当代社会的新特征,《哲学研究》2003年第11期(《光明日报》转摘);
论人类实践形态的当代发展,《哲学研究》2002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等报刊转载);
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哲学研究》2001年第10期;
论社会转型时期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珠海潮》2000年第1期;
从衰落走向复兴——中国现代化的百年追求与展望,《马克思主义研究》2000年第2期;
社会转型与21世纪中国哲学走向,江苏《学海》2000年第2期;
改革开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哲学的力量——纪念真理标准问题讨论20周年,《人民日报》1998年05月14日;
21世纪中国哲学走向,《光明日报》1998年5月01日;
在冲突和变迁中探寻新的价值世界,《工人日报》1994年12月23日(《新华文摘》1995年第2期全文转载);
人文科学的地位和价值,《光明日报》1994年06月15日;
实践活动中规范与创新的矛盾及其合理解决,《哲学研究》1993年第11期;
从实践的合目的运行模式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求是学刊》1992年第2期;
实践逻辑初探,《学术月刊》1992年第3期;
试析实践活动运行机制,《哲学研究》1989年第12期;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基础的历史沉思,《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8年第6期;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原则及现实意义,《中州学刊》1988年第6期;
从价值批判到科学批判——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创立,《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2期;
试论定量思维方式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国内哲学动态》1986年第3期。
著作代表:
《思想的表达与传播》,作者: 赵剑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11月出版;
《深圳经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者:赵剑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11月出版;
《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与世界秩序》,赵剑英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08月出版;
《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者: 赵剑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04月出版;
《百年追求——中国现代化方略的发展》,赵剑英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01月出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在当代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成果),专著,参与写作;
《复兴中国——中共第三代对中国现代化的新追求》,赵剑英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出版;
《哲学的力量——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哲学》,赵剑英主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
主讲课程:
《新时代伟大实践经验的哲学升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创新》
《学习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中国道路成功的理论大逻辑——从百年党史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道路成功的理论大逻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新时代伟大实践经验的哲学升华》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