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巍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
达巍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个人履历:
达巍: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国际安全研究》、《外交评论》、《当代美国评论》等国内学术期刊编委。国际关系学院获得文学学士、法学硕士,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获得法学博士,美国大西洋理事会、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斯坦福大学任高级访问学者。曾任职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曾任该院北美研究交流中心主任、美国研究所所长等职务。曾任国际关系学院校长助理,并兼任国际政治系主任、国际安全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2021年1月,加盟清华大学,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国际关系、国际安全方向的研究和教学,主要研究领域是美国外交战略、美国政治、美国安全战略以及中美关系等。过去二十余年,达巍撰写数百篇研究报告,并获多位国家领导人批示,承担十余项部级研究课题;在《世界经济与政治》《美国研究》《外交评论》《现代国际关系》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数十篇;著有《谁是中国人:消除误读与凝聚认同》《消极自由有什么错》等专著、编著。
论文代表: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视阈下的中美关系50年,《国际安全研究》2022年第2期;
主动作为、构筑中美关系"托底"机制,《中国新闻周刊》2021年第3期;
告别"接触",美国对华战略走向何方,《世界知识》2020年第16期;
回到未来:2020年美国大选与中美关系的机遇,《美国研究》2020年第6期;
中美在亚太地区的安全矛盾:演变与逻辑,《国际安全研究》2020年第2期;
选择国内战略,定位中美关系,《美国研究》2019年第2期;
"两个四十年"与中国的全球定位,《国际公关》2018年第6期;
世界秩序的变局与中美关系的范式性转折,《中国国际战略评论》2018年第2期;
中美关系:减少短期脆弱塑造长期稳定,《当代世界》2017年第12期;
严肃看待"特朗普现象"的正面意义,《现代国际关系》2016年第8期;
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战略前瞻: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美国研究》2016年第6期;
建立面向未来的中美关系战略共识与长期稳定框架,《现代国际关系》2015年第6期;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概念化与操作化,《国际政治科学》2015年第1期;
全球再平衡:奥巴马政府国家安全战略再思考,《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应对危机寻求突破——奥巴马第二任期的全球战略,《当代世界》2014年第1期;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路径选择,《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7期;
基辛格论中国,《国企》2012年第11期;
对近期中美关系波折的几点反思,《外交评论》2010年第2期;
从权力的“三张面孔”看美国的地位走势,《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第2期;
确认国际问题政策研究的学术性,《国际政治研究》2009年第3期。
著作代表:
《谁是中国人:消除误读与凝聚认同》,作者达巍,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消极自由有什么错》,作者:达巍、王琛、宋念申,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09月出版。
主讲课程:
《两个大局与中美关系:挑战与选择》
《巨变中的中美关系与国际秩序》
《中美关系——从战略契合到战略竞争》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