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向晨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
孙向晨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个人履历:
孙向晨:男,1968年1月出生,上海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兼人文学部主任,国家“万人计划”社科领军人才,国家“四个一批”人才,上海领军人才。兼任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指导委员会委员、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理事、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哲学学会副会长、上海中西比较哲学学会副会长,《现代国外哲学》、《通识教育评论》杂志的联合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近代哲学、政治哲学、犹太-基督教哲学、法国哲学、汉语哲学等。出版《论家:个体与亲亲》《面对他者:莱维纳斯哲学思想研究》《十七世纪形而上学》等著作多部;在《学术月刊》《探索与争鸣》《复旦学报》《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入选复旦大学本科毕业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师”(2019),复旦大学研究生“我心目中的好导师”(2021);上海市领军人才(2019);教育部宝钢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2019)、国家“万人计划”社科领军人才(2020)。牵头或参与的教学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年)、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2016年)、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2017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年)等。《双重本体:形塑现代中国价值形态的基础》《现代个体权利与儒家传统中的“个体”》《汉语哲学论纲:本源思想、论域与方法》三篇文章分别入选2015年、2017年、2022年“上海社联十大年度推介论文”。
获奖记录:
2020年获国家“万人计划”社科领军人才;
2019年获国家“四个一批”人才;
2019年入选上海领军人才;
2019年获教育部宝钢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
2019年获上海市“育才奖”;
2018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17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2016年获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
2014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0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8年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
2015年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
2010年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
2006年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著作三等奖;
2006年获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
科研项目:
2019年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课题(19GZGX05):汉语哲学的历史基础与理论建构;
2016年复旦大学在线通识课程建设:复旦大学在线通识课程建设;
2015年复旦大学通识核心课程基本课程单元与跨学科教学:复旦大学通识核心课程基本课程单元与跨学科教学;
2011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NCET-10-0348):政治与宗教:近代西方政治哲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
2009年教育部其他项目:人文学科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哲学方向);
200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8JJD710022):马克思、现代性与犹太人问题;
2003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2003BZX001):现代性问题与犹太哲学的回应;
200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02CZX007):莱维纳斯与现代犹太哲学。
论文代表:
何以归家:现代性的救赎,《学术月刊》2024年第3期;
亲亲:在同一与他者之间,《复旦学报》2022年第2期;
超越存在与存在的高贵化——一场列维纳斯与赵汀阳之间的假想对话,《哲学研究》2021年第12期;
语哲学论纲:本源思想、论域与方法,《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12期;
天下、文明与个体:今天中国人如何理解自己,《文化纵横》2021年第11期;
为何《诗经》堪比《圣经》,中国人却选择性忽视?《文化纵横》2021年8月;
家:中国文化当代最切近的形式,《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年第10期;
黑格尔论国家与宗教——《法哲学原理》第270节附释解读,《学术月刊》2019年第4期;
人禽之辨、人机之辨与后人类文明的挑战,《船山学刊》2019年第1期;
生生:在世代之中存在,《哲学研究》2018年第6期;
亲亲相隐之“隐”的机制及其本体论承诺,《河北月刊》2018年第10期;
佛系:披着东方外衣的现代性后果,《探索与争鸣》2018年第4期;
现代社会中的家庭及其所代表的伦理性原则,《学术月刊》2017年第4期;
现代个体权利与儒家传统中的“个体”,《文史哲》2017年第3期;
山水艺术的超越性意义与现代社会的精神危机 ,《文化纵横》2017年第3期;
哲学反思与现时代的价值形态,《学术月刊》2016年第10期;
双重本体:形塑现代中国价值形态的基础,《学术月刊》2015年第6期;
个体主义与家庭主义:新文化运动百年再反思,《复旦学报》 2015年第6期;
民族国家、文明国家与天下为怀,《探索与争鸣》2014年第9期;
公民宗教:现代政治哲学的秘密保障,复旦学报》2012年第6期;
汉语神学发展的吊诡:从文化基督徒到基督学人,《基督教思想评论》2012年总第13辑;
沙特、莱维纳斯及他者问题香港,《现象学与人文科学》2012年第4期;
论卢梭的公民宗教与自然宗教的张力,《道风:汉语基督教思想评论》2009年春;
论现代社会中政治神学的地位与作用:读莫尔特曼的《俗世中的上帝》,《道风:汉语基督教文化评论》2008年春;
基督教的政治化理解——近代西方政治哲学解读基督教的一种基本思路,《学术月刊》2007年7期;
论洛克政治哲学的神学维度,《复旦学报》2006年第4期。
著作代表:
《现代外国哲学》(总第22辑),张庆熊、孙向晨主编,上海三联书店2023年07月出版;
《论家:个体与亲亲》,孙向晨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
《面对他者——莱维纳斯哲学思想研究》,作者孙向晨,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出版;
《政治哲学与汉语神学》,孙向晨,香港道风书社2007年出版;
《十七世纪形而上学》,孙向晨,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
主讲课程:
《天下、文明与个体:今天中国人如何理解自己》
《黑格尔论马丁路德及其对世界历史的意义》
《亲亲:在同一与他者之间》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