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联盛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
郑联盛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个人履历:
郑联盛:1980年5月出生,福建永春人,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海上丝路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研究员。2002年7月毕业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工学学士;2007年7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获经济学硕士;2011年7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获经济学博士;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加拿大国际治理创新中心访问学者。 2002年8月至2004月8月,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上海飞机研究所工程师;2007年5月至2009年7月,任财政部国际司亚太财经与发展中心研究员;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任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发展部宏观策略分析师;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任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宏观策略研究员;2013年7月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金融市场、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监管。曾任职于上海飞机研究所、财政部、中信建投证券和广发基金。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6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50余项;出版《宏观审慎管理与中国金融安全》《欧债危机与中国应对》《金融风险与政策应对》《监管沙盒:理论逻辑与国际经验》《全球量化宽松:十年演进》《中国金融监管报告》专著7部,译著4部,在《世界经济》《财贸经济》《经济学动态》《国际经济评论》等发表论文100余篇,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国证券报》等发表评论300余篇。撰写多篇政策研究报告,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对策奖特等、一等、二等和三等奖共逾40次。
论文代表:
新“国九条”与资本市场内生稳定性,《人民论坛》2024年第18期;
地方金融风险的表现、根源与监管应对,《清华金融评论》2024年6月刊;
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中国金融》2023年第22期;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现实价值、短板约束与重要举措,《改革》2023年第12期;
在挂职锻炼中深刻认识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社科院专刊》2023年3月3日总第634期;
澳门发展特色金融路正宽,《经济日报》2022年12月5日;
防止我国资本无序扩张的监管对策,《人民日报》2022年04月10日;
红筹企业回归需关注的问题,《中国金融》2018年第8期;
美国金融市场调整的根源,《中国金融》2018年第4期;
我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潜在因素与化解之策——基于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分析,《经济纵横》2018年第4期;
特朗普税改“冲击波”:经济影响与政策应对,《国际经济评论》2018年第3期;
特朗普税改的经济影响分析,《中国财政》2018年第2期;
鲍威尔将带来什么,《中国金融》2017年第20期;
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任重道远,《国际金融》2017年第11期;
共享经济:本质、机制、模式与风险,《国际经济评论》2017年第6期;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来源、分布与防范,《中国经济报告》2017年第6期;
国外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特征、模式与启示,《地方财政研究》2017年第3期;
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的职能融合:经验与启示,《郑州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
人民币加入SDR后跨境资本流动新动向及应对,《银行家》2017年第1期;
国际金融监管规则演变的逻辑演绎及我国应对之策,《宏观经济研究》2017年第1期;
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根源与影响,《党建》2016年第11期;
RQFII制度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中国发展观察》2016年第6期;
商业银行应对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之策,《银行家》2016年第6期;
“一带一路”战略下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企业“走出去”研究,《经济纵横》2016年第4期;
美国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经验及启示,《新金融》2016年第3期;
离岸人民币定价权及其对在岸人民币的影响,《国际金融》2016年第3期;
亚投行如何获得AAA评级----基于超主权信用评级方法的分析,《国际金融研究》2016年第2期;
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及其对金融改革的影响,《金融评论》2016年第1期;
替代账户:历程、机制、问题与改革前瞻,《国际经济评论》2016年第1期;
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启示,《中国金融》2015年第23期;
亚洲互联互通:中国的战略、政策与行动,《学术前沿》2015年第12期;
中国政府应该强力推动人民币加入SDR吗,《国际金融》2015年第7期;
多层次债券市场体系建设:现状、问题与改革建议,《新金融》2015年第7期;
阿根廷债务重组:现实困局与制度反思,《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年第7期;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全球金融安全机制构建:关联与问题,《国际安全研究》2015年第6期;
法律角力:阿根廷债务技术性违约与“钉子户”债权人,《债券》2015年第4期;
欧元区量化宽松政策面临的问题与影响,《经济纵横》,2015年第4期;
国外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基金的经验与启示,《新金融》2014年第8期;
金融创新、金融稳定的历史回望与当下风险管控,《改革》2014年第8期;
阿根廷债务技术性违约的根源与影响,《拉丁美洲研究》2014年第6期;
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影响、本质与风险,《国际经济评论》2014年第5期;
新常态下的影子银行体系,《清华金融评论》2015年第1期。
著作代表:
《金融安全学》,作者郑联盛、李俊成,中国金融出版社2023年08月出版;
《金融风险与政策应对:国际经验》,郑联盛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20年10月出版;
《监管沙盒:理论逻辑与国际经验》,胡滨、郑联盛等著,中国金融出版社有限公司2020年04月出版;
《全球量化宽松:十年演进》,作者胡滨 郑联盛,中国金融出版社2019年04月出版;
《欧债危机与中国应对》,作者何帆、郑联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08月出版;
《宏观审慎管理与中国金融安全》,郑联盛、何德旭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
主讲课程: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根源、演进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货币政策及金融稳定机制研究》
《中国宏观经济、货币政策》
《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互联网金融》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