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吉臻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新能源电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
刘吉臻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新能源电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
个人履历:
刘吉臻:男,1951年8月出生,山西岚县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能源电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华北电力大学原校长,享受国务院政法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能源研究会智能发电专委会主任委员、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FIET)、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1970年5月至1973年9月,担任山西省吕梁市岚县上明公社机关线务员、机务员;1976年从河北电力学院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82年获得华北电力学院工学硕士学位;1989年至1990年在加拿大女王大学机械系做访问教授;1993年至1995年担任华北电力学院副院长;1993年8月起,历任华北电力学院副院长,华北电力大学副校长、保定校区校长;1998年6月起任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校长;2001年1月至2016年11月任华北电力大学校长;2011年担任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9年被聘为华北电力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名誉院长 。长期致力于发电厂自动化技术研究,带领团队攻克了行业发展面临的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具有开创性、系统性的研究成果。2004年研发成功我国第一套火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2011年主持研发成功我国最大容量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2013年研发成功世界首台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自动化控制系统。针对我国当前大规模新能源电力消纳面临的难题,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开展燃煤发电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利用理论与技术研究。创建了“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其他省部级及以上奖项7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出版《清洁能源与智慧能源导论》《新能源电力系统建模与控制》等学术著作8部,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培养了博士、硕士研究生100余名。
政治局授课:
2024年2月29日下午,第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新能源技术与我国的能源安全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这是二十大以来政治局,也是十八大以来首次专题学习能源,这次学习对能源发展意义重大,中国工程院院士、新能源电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刘吉臻在会上就该问题进行讲解,提出工作建议。
科研项目:
主持20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弹性运行与保护控制;
主持2020中国工程院课题:能源战略(2035);
主持2020中国工程院课题:国家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科技支撑体系战略研究;
主持2019中国工程院课题:《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修编咨询研究;
主持2019中国工程院项目:海上风电支撑我国能源转型战略研究;
主持2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大规模新能源发电主动支撑与源网协同控制;
主持2018中国工程院课题:新形势下我国城市监测预测预警发展战略研究;
主持2018中国工程院课题:海峡两岸应对气候变迁与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主持2018北京市科委项目:能源领域技术协同创新—火电机组智能运行控制系统研制;
主持2018山西战略研究院项目:山西打造“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的实现路径、主要举措及战略研究;
主持2017山西省科技厅项目:燃煤电厂大型空冷系统节能与安全运行技术及装备开发;
主持2017中国工程院课题:大规模新能源电力消纳的瓶颈问题及其对策;
主持2017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新工科、新理念、新实践——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工程教育改革研究。
论文代表:
关于建设福建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建议,《学会》2023年第2期;
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电力智能化发展路径,《能源科技》2022年04期;
碳中和目标下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思考,《石油科技论坛》2022年第1期;
Microgrid Energy Management with Energy Storage Systems: A Review,《CSEE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2023/03/01;
Tar steam reforming during biomass gasification: kinetic model and reaction pathway,《Clean technologies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2022;
Soft Sensor of Heating Extraction Steam Flow Rate Based on Frequency Complementary Information Fusion for CHP Plant,《Energies》2021;
Improving the CCS performance of coal-fired drum boiler units base on PEB and DEB strategies,《Control Engineering Practice》2021/05/01;
Two-degree-of-freedom active power control of megawatt wind turbine considering fatigue load optimization,《Renewable Energy》2020/09;
Closed-loop active power control of wind farm based on frequency domain analysis,《Electric Power Systems Research》2019/01/003;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control considering thermal inertia of district heating network for flexible electric power regulation,《Energy》2018/09;
Adaptive Confidence Boundary Modeling of Wind Turbine Power Curve using SCADA Data and Its Application,《IEEE Transactions on Sustainable Energy》2018.2866543;
A Flexible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Control Strategy Considering Both Conversion Efficiency and Power Fluctuation for Large-inertia Wind Turbines,《Energies》2017;
Investigation on energy storage and quick load change control of subcritical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 units,《Applied Energy》2016.10.140;
Modeling and control of ball mill system considering coal moisture,《Measurement》2016.04.037;
Coupling model and solving approach for performance uation of natural draft counter-flow wet cooling towers,《Thermal Science》2016。
著作代表:
《清洁能源与智慧能源导论》,刘吉臻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年05月出版;
《电力强国崛起:中国电力技术创新与发展》,陆燕荪、刘吉臻、周鹤良著,中国电力出版社2021年08月出版;
《新能源电力系统建模与控制》,作者刘吉臻,科学出版社2015年01月出版;
《电力信息安全防御体系及关键技术》,吴克河、刘吉臻、张彤、李为著,科学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
《电站过程自动化》,刘吉臻、白焰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05月出版;
《协调控制与给水全程控制》,刘吉臻主编,水利电力出版社1995年11月出版;
《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系统》,刘吉臻等著,华北电力学院出版社1992年出版。
主讲课题:
《能源转型与大学的使命》
《能源转型与新型电力系统》
《能源革命与再电气化》
《智能发电关键技术与重点发展领域》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