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清
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新能源汽车研究专家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
孙立清
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新能源汽车研究专家
个人履历:
孙立清,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工学博士。兼任《Journal of Asia EV》编委和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机与系统产业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能源互联网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欧国际汽车轻量化联盟专家执行理事、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动车辆专业委员会委员等。2019年入选工信部新型工业化能力建设“长风”计划——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专家智库成员。主要在新能源电动汽车、车辆动力学领域从事科研、工程和产品开发,致力于载运系统车/机载能源系统互联技术、驱动电机控制技术、柔性动力电池集成与管理技术、能源路由器和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等领域研究。参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部863课题、北京市科委等多项课题,参与专利2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2004年),北京理工大学优秀科技成果奖特等奖(2006年)。参加论著5部,发表中英文论文120多篇。
论文代表:
孙立清:基于扰动补偿的电机模拟器电流控制策略,《电工技术学报》2023年22期;
孙立清:基于权值选择粒子滤波算法的锂离子电池SOC估计,《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20年第5期;
锂离子电池模型参数和荷电状态联合估算算法,《中国科技论文》2019年第4期;
燃料电池供氢组合阀仿真与拓扑优化研究,《现代化工》2018年第11期;
应该研究几个指标之间的关系,《经营者(汽车商业评论)》2016年第5期;
能源互联网+电动汽车:引发下一轮产业风暴, 《中国科技投资》2015年第17期;
基于AMESim的增程式电动公交车动力系统设计与仿真研究,《汽车技术》2014年第8期;
增程式电动公交客车控制策略研究,《汽车技术》2013年第4期;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FC Plug-in Hybrid Bus with Ultracapacitors;
[IEEE 2008 IEEE Vehicle Power and Propulsion Conference (VPPC) - Harbin, Hei Longjiang, China (2008.09.3-2008.09.5)] 2008 IEEE Vehicle Power and Propulsion Conference - A serial hybrid bus with methanol-hydrogen engine;
带超级电容的混合动力客车整车的建模与性能分析,《中国电动车辆学术会议》会议论文2007年10月;
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新材料产业》2006年第12期;
电动汽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科技导报》2005年第4期;
运行工况的对比分析和在电动城市客车设计中的应用,《中国电动车辆学术会议》会议论文2005年9月;
燃料电池电动客车动力系统结构及控制系统研究,《车辆与动力技术》2005年第2期;
电动车用电机电控系统技术现状,《电器工业》2004年第5期;
燃料电池电动轿车样车的改进设计和仿真分析,《化工学报》 2004年第s1期;
MATLAB与Visual C++混合编程在电动汽车仿真中的应用,《车辆与动力技术》2003年第2期;
孙立清:电机驱动系统与整车的匹配和控制策略的研究,《全国第四次轻型电动车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2003年;
DESIGN AND EXPERIMENT OF ELECTRIC BUS,《中国机械工程学报:英文版》2002年001期;
HS2000电动轿车综合特性仿真研究(英文),《北京理工大学学报(英文版)》2000年4期;
电动汽车储能电池组管理系统的研制,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英文版)》2000年1期;
国外汽车碰撞中人体损伤及人体模拟研究概述,《中国公路学报》1995年第s1期。
主讲课题:
《大变局背景下的新能源汽车新技术体系和产品生态的探讨》
《重点适合能源互联网时代的能源互联网汽车(含PHEV)和相关技术支撑系统》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