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
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国家一级教授,著名经济学家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
刘伟
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国家一级教授,著名经济学家
个人履历:
刘伟,男,汉族,1957年1月生,山东蒙阴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学科评议组理论经济学组召集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1974年11月至1978年2月在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工作;1978年春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学习(77级),1982年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4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84年起在北京大学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2002年至2010年7月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2007年任校长助理;2010年5月至2013年9月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3年9月至2015年11月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2015年11月起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2017年4月起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主要学术研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学中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制度经济学中的转轨经济理论,发展经济学中的产业结构演变理论,以及经济增长和企业产权等问题。独立主持多项国家、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先后担任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研究”(2003年)、“我国货币政策体系与传导机制研究”(2008年)首席专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趋势研究”(2009年)项目主持;发表学术论文逾三百篇,出版学术著作数十部。获得多项学术奖励,主要包括两次获“孙冶方经济学著作奖(1994年、1996年)”,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经济学一等奖(第六届)、二等奖(第二、三届),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第四、七、十一届、第十四届),获全国首届青年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1995年)等。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入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首批);2004年入选人事部、科技部、教育部、科学院等部委联合组织的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005年被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在经济学界,曾被誉为“京城四少”之一。
论文代表: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经济纵横》2024年第8期;
认识与切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6期;
科学“宏观经济治理”: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重要成果,《光明日报》2024年6月4日第11版;
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要求,《学习时报》2024年5月31日第A1版;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经济研究》2024年第3期;
刘伟:从经济史角度分析中国式现代化,《光明日报》2024年6月15日;
以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管理世界》2023年第4期;
2020-2035年中国经济增长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0年第04期;
刘伟:牢牢树立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教育周刊》2022年02月28日;
发挥高校育人功能和创新优势,《人民日报》2021年05月18日15版。
著作代表:
《我国货币政策体系与传导机制研究》,刘伟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年06月出版;
《经济学教程:中国经济分析》,作者刘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05月出版;
《转轨中的经济增长:中国的经验和问题》,作者刘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09月出版;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研究》,作者刘伟,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09月出版;
《经济学导论》,作者刘伟,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
《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产权制度解释》,作者刘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
《产权通论》,作者刘伟,北京出版社1997年01月出版;
《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研究》,作者刘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
讲座课程:
《科学认识与切实发展新质生产力》
《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态势和宏观政策取向》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
《中国经济改革历史进程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坚持新发展理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