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峰
中央党校教授,中央党校报刊社副编审、学习时报编辑记者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
储峰
中央党校教授,中央党校报刊社副编审、学习时报编辑记者
个人履历:
储峰,女,1975年11月生,中央党校报刊社副编审、学习时报编辑记者,教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1997年至2016年间,储峰同志在军队工作了20年,先后在海军工程学院、海军舟山基地、解放军后勤学院、青藏兵站部担任政治教员和宣传干事,讲授、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是后勤学院首批“名师工程”人才库成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技术副师职。2016年她服从军队改革调整大局,转业到中共中央党校报刊社工作,继续在报刊媒体从事党的创新理论的编辑、宣传工作。一年中先后在总编室、要闻评论部、一编室、二编室等多个部门岗位上工作,并成为业务骨干和主力。编辑、审稿、采访整理各种文字数百万字,编辑和采写报道的多篇文章在重要报刊文摘、网络媒体上转载。荣立过三等功、获全军院校育才银奖(原解放军四总部联合颁发)、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入选全军军事科研同行评议专家库和后勤学院首批“名师工程”人才库;被评为后勤学院十佳优秀讲师、保障胜利综合演练优秀导调人员;两次被评为后勤学院科研工作先进个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多次获嘉奖;获教学科研成果奖20余项。获得各类荣誉性奖励和成果奖励共30多项。
论文代表:
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正能量,《光明日报》2023年12月19日06版;
把历史创造精神转化为开启新征程的强大动力,《解放军报》2022年02月14日;
中国“和”文化的理论内涵与当代价值,《光明日报》2021年12月08日06版;
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解放军报》2021年08月20日;
中国共产党知行观的理论溯源,历史嬗变及发展创新,《毛泽东思想研究》2020年第5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真善美相统一的科学理论,《江汉论坛》2018年第7期;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建设的"人民观",《理论动态》2017年第23期;
一以贯之又与时俱进的治理思想——基于习近平经典文本的考察,《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6期;
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幸福观与官德观述论,《党政干部论坛》2014年第4期;
大革命时期《中国青年》对国家主义的批判探微,《湖湘论坛》2012年第3期;
储峰: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党政干部论坛》2011年第6期;
关于提高领导干部学习力的思考,《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第5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性论析,《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1期;
论网络政治参与对政府公共管理的影响,《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几个关键因素,《党政干部论坛》2009年第8期;
试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民性,《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第3期;
苏联对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的援建(1949—1960),《冷战国际史研究》2007年第00期;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执政理论的探索, 《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1期;
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的探索,《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4期;
邓小平的科学发展观与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论析,《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年02期;
与时俱进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点启示, 《理论视野》2005年第1期;
当代中国农民政治参与心理分析,《党史研究与教学》2005年第1期;
民主革命时期党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认识,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嬗变·传承与创新——历史视野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8期;
试析陈独秀在五四时期道德革命中的作用,《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1期;
储峰:试论邓小平在领导体制改革上的探索和贡献,《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毛泽东、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观比较研究,《河北学刊》2002年2期。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