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煦
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副教授,科研秘书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
王煦
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副教授,科研秘书
个人履历:
王煦,1982年生,北京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副教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科研秘书,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研究和教学。在中央党校主要讲授《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及启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当代中国文化变迁与我党的文化自觉》《中国城市文化建设的挑战与机遇》等干部培训课程。主持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中央党校学科建设专项基金”课题《20世纪中国城市建设思想研究》,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当代社会史》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在《文史天地》《民国研究》《北京社会科学》《学习时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或文章50余篇;已出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导读》等著作。2015年7月26日,曾挂职任贵州黔南自治州龙里县县委常、副县长。
论文代表:
厉行公法 以法促廉——《韩非子》中的廉洁文化,《学习时报》2024年2月16日第1版
中华文明兼收并蓄的包容性,《学习时报》2023年10月09日;
1934年北平美国传教士被杀案始末(上),《文史天地》2018年第12期;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北京的"窃电"难题,《文史天地》2017年第02期;
清末东北地方政府在中东铁路沿线的设治,《兰台世界》2015年第11期;
求索于古今中西之间——20世纪前30年的北京古建文物保护,《北京观察》2015年第10期;
民国时期北京的粪夫群体与清污体制改革(上) ,《文史天地》2015年第3期;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北平城市清洁"自治",《文史天地》2014年第12期;
1929年北平人力车夫捣毁有轨电车事件,《文史天地》2014年第4期;
民国时期北京自来水业与传统井水业的博弈,《文史天地》2013年第8期;
国民政府"繁荣北平"活动初探(1928~1931), 《民国研究》 2012年第1期;
20世纪30年代的北平市市民小本借贷处,《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第1期;
辛亥革命与民初北京市政建设,《德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三十年来北京近代市政建设研究述评,《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1912年~1937年北京公用事业发展中的市民维权活动,《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著作代表:
《旧都新造: 民国时期北平市政建设研究(1928-1937)》,作者王煦,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
《图说百年中国(1911-2012)》,王煦、章开元著,新世界出版社2013年08月出版。
讲座课题: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及启示》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奋斗历程及启示》
《中国城市发展中的文化挑战》
《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人文城市建设》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