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晋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党委书记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
何晋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党委书记
个人履历:
何晋,男,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学士,1997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1997年至2001年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讲师;2001年至今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先秦史,史料学,经学。参与国家重要多项科研课题;在《文物》《国学研究》《文汇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主要著作《战国策研究》,点校《尚书孔传参正》等。何晋教授擅长于利用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献解决学术问题,对于先秦时期的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对于经学史的研究也有着独到的见解。此外,他还关注新出土的简牍资料,利用这些资料推进对于先秦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认识。
学术奖励:
2006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教学类);
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参与者之一);
2005年被评为2004-2005年度北京市高校优秀辅导员;
2005年获北京大学2004-2005年度优秀德育奖;
2005年"中国历史文选"课被评选为北京大学2005年精品课程;
2005年获北京大学2005年度奖教金(正大奖教金优秀奖);
2004年获北京大学2004年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成果名称:"中国历史文选"课程教学改革);
2001年12月:获北京大学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演示竞赛人文社科类三等奖;
2000年12月:博士学位论文《<战国策>研究》获2000年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世顺三等奖;
2000年12月:荣获北京大学2000年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演示竞赛优秀奖;
1998年11月:北京大学教师"安泰奖教金" 。
科研课题:
参与“儒藏”工程之子项目;
参与"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中之《汉书》修订项目(2008-2013);
参与北京大学国学院主持的"新编新注《十三经》"项目(2009-2014);
参与"西汉竹书整理与研究"项目(2009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项目批准号:2009JZD770041),负责其中"文学"类项目(2009-2014);
参与“海昏侯墓出土竹简研究”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与历史文化资料整理研究”项目子课题)。
论文代表:
《左传》贾、服注与杜注比较研究,《国学研究》第四卷;
《战国策》佚文考辨,《文献》1999年第1期;
秦称虎狼考,《文博》1999年第5期;
正史中的史志著录体例探析----以<隋书>、两<唐书>史志"经部"之"<春秋>"类为例,《大学图书馆学 报》2000年第3期;
"闾左"考释》,《国学研究》第十三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北京大学与柏林自由大学的中国历史网络合作教学--国际合作教学的新尝试,《现代教育》2005年第27期;
〈日知录集释〉标点举误--以〈姓〉、〈氏族〉二篇为例,《北大史学》第12辑;
宋代以降の史注の批评の出现と発展を论じる,日本河合文化教育研究所《研究论集》第8集;
《史记》中的周公演义:以周公故事为中心的研究,《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第三辑;
北大汉简〈妄稽〉简述,《文物》2011年第6期;
文学、家庭和女性——以《妄稽》和《孔雀东南飞》的比较为例,《浙江学刊》2014年第3期;
文学史上的奇葩——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妄稽》简介,《文汇报》2015年12月8日;
汉赋中的人物审美与审丑———以《妄稽》为例,《中国典籍与文化》2018年第2期;
从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竹书看〈孝经〉今古文问题,《文物》2022年第6期。
著作代表:
《君子时代的争霸:左传里的春秋史》,作者何晋,贵州人民出版社2024年05月出版;
《尚书新注》,作者何晋,中华书局2022年04月出版;
《新编中国历史文选(第二版)》,作者何晋,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02月出版;
《燕园文物、古迹与历史》,作者何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05月出版;
《战国策研究》,何晋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
讲座课题:
《汉书》
《尚书》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